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62-05 中国西部电影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少数民族题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中国西部人民地域生活的西部题材电影,还是1984年西部电影概念正式提出之后诞生的西部电影作品,这其中以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历史文化为拍摄对象和题材的电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为西部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源泉,成为西部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较为深刻地展现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带来了新鲜的艺术活力,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作品。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行具体探析。 一、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要素 中国的西部蕴含了无限的自然力量,也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这里还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有85%以上的少数民族在这里长期地繁衍生息,各个民族在其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迥异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情等成为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的宝贵源泉。 首先是自然环境要素。我国西部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土地辽阔、人烟稀少、自然风光雄奇。绵延起伏的群山,奔涌流淌的黄河,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人迹罕至的沙漠……但凡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西部电影,无一例外地都对极富西部特征的自然环境加以镜像描绘,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电影《图雅的婚事》就以辽阔粗犷的内蒙古大草原作为故事的背景环境。在影片的一开头,导演就用镜头语言一一展示了广袤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湛蓝的天空等西部特色景观,在交代影片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的同时,也对影片的叙事做了很好的铺垫。类似这样富于鲜明西部特色的景观造型,在《盗马贼》《在那遥远的地方》《西夏路迢迢》《红河谷》《可可西里》《东归英雄传》等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里也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精神环境要素。由于西部特殊的地貌环境,在这里,自然的力量被扩展到无限大,人类与之相比显得渺小而被动。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和延续,与东部社会的发达相比,西部社会的生产力较为低下,商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较为简单,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尤为密切。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自然形态,再加上历史的重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异常的艰辛。但是艰难的环境并没有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屈服,在长期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使他们具备了沉稳、坚韧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这些优秀的品格不断地积淀、升华,成为了生活在这里的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撑。因此,西部特有的自然和生存环境塑造了这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精神品质,作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灵魂,给西部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养分和创作源泉。 第三是文化环境要素。中国有很多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都是在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流传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这些厚重的民俗宝藏作为影片的文化积淀,不仅对表层的地域风情展示做了很好的环境营造作用,也对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历史传统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例如敦煌的佛教文化、甘肃等地的彩陶艺术、新疆云南的岩画艺术等,都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优秀代表。作为文化遗产记录与传承的媒介,电影在对西部文化的发扬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部是中国宗教文化和色彩最为浓重的地区,这也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西部电影历来很注重对民族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的展示,影片中宗教场景和宗教氛围的展现和塑造对我们认识西部的宗教礼仪和宗教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凸显和传播。例如,影片《可可西里》中有一段对“天葬”仪式的展示。在以往的影片中,从没有如此详细地对“天葬”进行展示过。为了力求做到真实,导演陆川特意请来了藏族天葬师本色出演,并采用真实的道具拍摄:包裹死者用的白纱布、充满神秘的天葬台、天葬师身穿的藏族特色服饰……再加上影片肃穆的气氛和背景音乐的配合,这一段仪式拍摄得真实而唯美,不仅体现了对巡山队员的尊敬,更向我们传达了藏族人民特有的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 二、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传播功能 西部电影对西部人民生存历史与现状的展现,自然离不开对西部少数民族的展现。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西部电影中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的展现,又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功能。 首先,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生存、历史与现状起到了人类学意义的影像认知作用。我们知道,自从人类发明了照相术和电影、电视以来,人类关于自身文化形态的影像化记录便成为重要的文化遗存手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其对于环境景观、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服饰、行为等等的镜像展现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的西部少数民族习俗和文化样态,于是便有了客观纪录的认知成分。例如电影《盗马贼》中的天葬、插典、晒佛、跳龙恐、送河鬼、点千灯等等宗教、风俗场面,就具有难得的人类学影像认知作用,这种纪录影像已经成为了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影像遗存,对于研究藏族宗教和风俗起到重要的影像化认知和文献性作用。 其次,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西部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起到了艺术的倡导和警示作用。我国西部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但是随着人类的肆意破坏,有很多宝贵资源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甚至濒临灭绝。电影作为具有担负文化责任的现代艺术传播工具,有其直观性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等优势,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可以起到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近年来,很多西部电影都将视角投向对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比如影片《可可西里》以纪实性和故事性结合的艺术手段,将关注的目光对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生存现状加以展现,揭露了不法盗猎分子的野蛮行径。影片在上映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对生态资源保护的共同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