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辞源》,“信”作“信从”、“信任”解时有《论语·颜渊》“足食足民,民信之矣”之用;引申为“信仰”解时则有佛教经典《法苑珠林》九四《绮语》引《习报颂》:“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又有唐译《华严经》十四:“人天等类同信仰。”①维基百科解释“信仰”,是指人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鬼、妖、魔、自然等的恐惧、信服和尊崇,并将其奉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另外,信仰还是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②在政治学的理论视野中,“信仰”可被理解为对政治主张、学说、主义的尊奉及对社会价值分配权威的合法性认定。③与此同时,“诚”作“诚实”、“真诚”解时有《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与《礼·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之用。④《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真诚”,是指真实诚恳,没有一点儿虚假。⑤将“信仰”与“真诚”联系在一起,恰可映照出林农电影的时代风貌与主体精神。包括林农在内的从延安走向新中国的一代电影工作者,不仅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合法性,而且对毛泽东思想及共产主义理想保持着热烈的信服与尊崇;当然,个人的艺术道路、性格特征与主体精神,又会在不同状况下呈现出颇有意味的差异性。但无论如何,林农都是一位“信”与“诚”并驾齐驱、“德”与“艺”相辅相成的杰出的电影人。 事实上,在中国电影史上,从一个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直到历经艰辛抵达延安投身革命文艺工作,进而根据个人意愿或组织安排转入电影创作并取得显著成就的,除了林农之外,还有沙蒙、崔嵬、王滨、许珂、颜一烟、吕班、伊明、于敏、徐渭、伊琳、胡苏、水华、王震之、成荫、张平、凌子风、程默、陈强、张棣昌、王家乙、苏里、钱江、吴本立、孙谦、车明、于蓝、郭维、马烽、纪叶、王炎、海默等数十人。他们大多怀着崇高的革命激情和创新的艺术理想,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与严峻的战斗生活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改造并被逐渐锻炼成具有时代共性的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工作者。从在延安(或其他解放区)展开的戏剧活动,到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或此后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以及其他创作单位)进行的电影实践,这一代电影工作者大多经历了从舞台到银幕的转型,并在对戏剧和电影的多方尝试中不断积累艺术经验,提升创作水平。⑥由于政治运动与个人素养等原因,他们的创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影片也不可能臻于至境,往往在“创作个性”与“创作原则”之间出现“统一”与“分离”的现象,直接导致“精品”与“败笔”交相起伏的“创作曲线”⑦。但不同个体的创作各有不同,其中,郭维、沙蒙、吕班与海默等虽已完成《董存瑞》(1955)、《上甘岭》(1956)、《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与《洞箫横吹》(1957)等重要影片,但早因“反右”运动遗憾地失去了表达信仰与真诚的自由;而崔嵬、苏里、王家乙、王炎等则相对更加幸运一些,虽然也有挨批或被禁的坎坷,却能在新中国数次运动的大风大浪中坚持下来,其政治生命与艺术实践甚至穿越“文化大革命”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们的电影创作,也因此比同代人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也更能烛照这一代电影人相同的时代风貌与各异的主体精神。 林农便是这一代电影人中的幸运者之一。从1938年考入抗日军政大学与鲁迅艺术学院开始,到1993年在影片《重庆谈判》中饰演国民党谈判代表邵力子一角,林农的戏剧影视创作实践历经半个多世纪并且基本没有中断。而从延安到长春再到北京,从舞台到银幕再到荧屏,从演员到导演再到演员,林农的人生阅历与艺术实践也得到了多方面的拓展和延续。更为重要的是,在林农导演的作品序列中,既有《小姑贤》(1953)、《闯王旗》(1978)这样的评剧、汉剧戏曲影片,又有《神秘的旅伴》(1955)、《边寨烽火》(1957)、《奇异的婚配》(1981)这样的瑶族、彝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既有《一场风波》(1954)、《艳阳天》、《金光大道》(上集,1975)这样的农村题材影片,又有《试航》(1958)、《船厂追踪》(1958)这样的工业题材影片;既有《党的女儿》(1958)、《甲午风云》(1962)、《兵临城下》(1964)、《大渡河》(1980)、《跳动的火焰》(1984)这样的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又有《孔府秘事》(1987)、《关公》(1991)这样的一般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题材与类型之丰富,在同代导演中已不多见。不仅如此,在《上饶集中营》(1951)、《丰收》(1953)、《边寨烽火》、《党的女儿》、《战火中的青春》(1959)、《甲午风云》、《兵临城下》、《跳动的火焰》、《超速》(1987)、《孔府秘事》、《开国大典》(1989)与《重庆谈判》等多部影片中分别饰演新四军指战员、合作社社员、国民党军官、国民党机枪手、革命军队团首长、日舰水手、出入战区的商人、厨师老爷爷、群众演员、老中医与国民党谈判代表等等,更是显现出林农在银幕内外的可爱性情、多种探索及双重魅力。如无对政治与人生的一以贯之的信仰,或是对时代与电影的自始至终的真诚,林农都不可能像这样一步一步跨越政治激流的漩涡并辗转在多重身份的裂隙。因此可以说,在这一代电影人中,林农不仅是杰出的存在,而且是难得的风景。这个人不仅“为电影而生”,⑧而且在电影中或者通过电影表达了他的“信仰”与“真诚”,是新中国电影精神内涵与文化气质的重要建构者与最佳代言人。 一、杰出的存在 1938年-1948年十年间,在延安和东北各地的戏剧表演、导演与教学、研究工作,无疑极大地坚定了林农的思想认识并提高了他的艺术水平;而在严恭导演的《卫国保家》(1949)与沙蒙导演的《上饶集中营》、《丰收》等影片中担任副导演的经历,更是为林农的电影导演生涯提供了不俗的起点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跟谢晋联合导演《一场风波》开始,林农就以其独特的人物塑造、节奏把握和场面调度、叙事冲突等征服观众,并将《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党的女儿》、《甲午风云》和《兵临城下》等影片打造成了新中国电影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