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302(2013)03-0032-04 一般而言,观众对战争影片会抱有双重的期待。其一,是对战争表层形态真实感的期待,他们希望在银幕上能够看到身临其境般的战争场面,特别是以真实的战争、战役为题材的影片中,观众对其真实感的心理要求会格外强烈。况且,在电影100年的发展历史中,观众对视觉表现真实性的感受不知不觉已经升级换代了,他们不再满足于激烈的枪战场面和拼死的肉搏,他们甚至也不再满足于被子弹击中后的血光四溅的情景,他们要看的是奇观尽现的战场,要看的是呼啸而过的战机,冲天而起的烈焰,还有一个接一个生死攸关的瞬间。其二,是对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正义、道义的期待,不管战争的过程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战争本身永远不是战争电影最终的目的所在。不论是商业诉求还是艺术诉求的战争电影,最终都会将观众的目光引向一个正义的、道义的世界,这既是战争电影的认识价值所在,也是其文化价值所在。这种正义的表达不仅是对时代、对民族而言的,而且也是对历史、对人类而言的。如是观之,这既是观众对战争电影的心理期待,也是我们衡量战争电影的价值尺度。 越战,曾经是美国人的“世纪噩梦”。它不仅给美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带来了重创,而且也给美国人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历史伤痕。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自越战结束之后,历来对美国的社会政治极其敏感的好莱坞,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反映越战的影片:它们有表现在越战中成为俘虏的美军士兵被迫用左轮手枪(拿生命做赌注)玩俄罗斯轮盘赌的《猎鹿人》(The Deer Hunter导演:迈克尔·西米诺,1978);有将炮火连天的越南战场,演绎成人类末世地狱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9);有将美国青年在魔鬼训练营里变成杀人机器、并且在越战中经历血腥杀戮的《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1987);有描述美军与越南部队为一座没有任何战略意义的高地而大打拉锯战的《汉堡高地》(Hamburger Hill导演:约翰·伊文1987);有美军士兵不顾个人安危将同僚残害越南少女的罪行公诸于世的《越战创伤》(Casualties of War导演:布赖恩·迪帕尔马1989);有表现满怀报国之情的美国青年被残酷的越南战争撕碎了爱国理想、最终蜕变为一个厌恶美国政府的反战斗士的《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导演:奥利弗·斯通1989);当然,还有我们在此要特别讨论的美军在越战中自相残杀的《野战排》(Platoon导演:奥利弗·斯通1986)。 死亡是所有战争影片的第一主题,就像一团阴云始终笼罩在战场上一样,它的魅影也时时笼罩在《野战排》的每一个镜头之中。主人公泰勒刚一踏上越南的国土,看到的就是载着美军士兵的尸体在机场上穿梭而过的车辆。对于即将走向战场的新兵来说,谁又能够保证自己将来就不是那些装在黑色塑料袋里的冰冷躯体呢?接踵而至的是丛林里连绵的阴雨,出没无常的毒蛇,吸血的蚊蝇和咬人的蚂蚁,丛林战争所具有的那种恐怖、惊险、阴森的情景逐一呈现在他的面前,而此时真正要与他们刀枪相见的对手竟然还没有出现。深夜——《野战排》大量地采用了夜战的场面,喻示着黑暗阴森的战争。在一阵阴雨之后,泰勒一睁开眼睛就发现越南人已经近在咫尺!不知道最先闪耀出的火光是来自哪里,只让人意识到战争中的生死原来只是瞬间的事。就像刚刚还在指挥所里看着地图,打着电话的美军军官,顷刻间就被一个背着炸药冲进帐篷的越南士兵送上了西天。然而,这一切并不是《野战排》所要展现的最恐怖的战争,导演奥利弗·斯通想要表达的显然并不仅仅如此,任何时候同类之间的相残比起敌我之间的战斗都更加令人震撼。一场发生在异国丛林中的美国大兵之间的战争,确切地说,是发生在巴恩斯和伊莱亚斯、泰勒之间的一场关于正邪的对抗,是导演奥利佛·斯通真正想表达的越战主题。 作为一名经历过越战枪林弹雨的导演,奥利弗·斯通对那些被丛林中的烈火烧伤的灵魂、对那些被暴雨骄阳所蹂躏的躯体带有一种真切的记忆。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记忆非但没有淡忘、反而愈发在脑海中深深铭刻:他与所有被这场战争伤害的人一样,需要对这场罪恶的战争给予一种客观的评价。否则,他们将无法安抚自己被灼伤的灵魂。为此,有的人是在街头、有的人是在报端……而奥利弗·斯通则是在影像下开始了对这场战争的反省。在奥利佛·斯通看来,越战的失败是注定的,这不仅仅在于,侵略战争的本身的非正义性,更重要的是在《野战排》这部影片所表达出的战争的“非道德性”。一个在战场上自相残杀的军队又怎么能够打胜仗呢?一些越战的老兵认为斯通的越战影片“最能道出他们的心声”。尽管我们并不会因为一部电影就认为,所有的美军在越南都上演着自相残杀的荒诞闹剧,可是,我们同样也不会否认,对越战美军内部自相残杀触目惊心地展现,才真正触动了老兵内心的深层创痛。 在一场激烈丛林战的间隙,伊莱亚斯与巴恩斯相遇了。伊莱亚斯的眼中开始充满着胜利的喜悦——毕竟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们还都活着。可是伊莱亚斯从举着冲锋枪的巴恩斯眼中马上就看到了冷酷的凶光。他意识到巴恩斯要对自己下毒手了。果然,在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性情凶残,心胸狭隘的巴恩斯开枪杀害了自己的战友。这邪恶的一枪使本来在道义与正义层面就负咎于历史的美军,在伦理道德层面也陷入了罪孽的深渊。巴恩斯,这个将所有的战争法则都践踏无遗的恶魔,也将自己置于人道主义的所有法则之外了。所以,最终在漫天烈焰的战火中逃过一劫的泰勒,将巴恩斯送进了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