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13)03-0134-07 形象表征中的种族主义话语 福柯认为,“权力产生知识……知识和权力直接彼此暗示,没有权力关系不具有与之对应的知识体系,同时没有知识不预先假定、构建权力关系。”(550)从始于16世纪的贩奴到对非洲的殖民,再到二战后黑人向欧美移民这三次西方与黑人的历史性相遇来看,福柯所言不虚。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直至当代,西方话语就将遥远而陌生的人表征为怪物。洛特(Tommy L.Lott)在《种族的发明》一书中谈到大猩猩和人类的相似之处激发林尼厄斯(Linnaeus)及其同代人去寻找两者之间失落的环节,而黑人被视为填补那个空缺的候选人。泰森(Edward Tyson)、勒盖(Fran
ois Leguat)等人强调了某些猩猩和何腾托人的相似之处,奥文顿(John Ovington)、贝克曼(Daniel Beeckman)强调了何腾托人所谓的类人猿特征。博丁(Jean Bodin)宣称非洲一些所谓的怪物是人类和动物杂交的结果。19世纪,人类学家寻找人和动物之间缺失的环节在达尔文那里达到顶峰:灵长类是最高等级的动物,黑人是最低等级的人类。博阿兹(Franz Boaz)是20世纪最进步的人类学家之一,但他从颅相测量中得出结论说白人与高等类人猿的差别比黑人与高等类人猿的差别更大。欧洲人的游记则讲述雄性猩猩对黑人的奴役。这个非洲猩猩神话包含着一个危险的政治意识形态:如果非洲人已经被高等猩猩奴役,那么欧洲人奴役非洲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8—9) 黑人—猩猩这一比喻被搬上了银幕。《金刚》(KingKong,1933)这部电影由杜谢吕(Paul Du Chaillu)的非小说作品《赤道非洲探险记》改编而成,塞尔兹尼克(David O.Selznick)将一个纪实性探险故事变成了一个关于美女与野兽的惊悚故事。金刚被捆绑了四肢,供白人观看,给白人提供与窥视恐惧相伴的快感刺激,黑人—猩猩民间故事中的性元素被处理成一幅象征性的私刑场面,传递着“猩猩”般的黑人对白人女性意图不轨必遭报复这个信息。不同版本的《金刚》续集对金刚形象涂涂抹抹:《金刚之子》(Son of Kong,1933)中的猩猩在火山爆发时将德纳姆举出水面,自己慢慢被淹死。《一只大猩猩的爱情生活》(Love Life of A Gorrilla,1937)宣称是一部教育纪录片,记载了大猩猩和非洲女性之间的性行为。《大力士乔·扬》(Mighty Joe Young,1948)中扬在一片火海中救了一群小孩,安全地回到主人在非洲的农场,从此过上了好日子。民权运动背景下劳伦蒂斯(Dino De Laurentiis)翻拍的《金刚》(1976)中的女主人公和她的人类学家情人被描述成具有环保意识的进步人士。黑人—猩猩这个比喻至今仍然盘踞在美国公众意识之中:洛特谈到1991年逮捕金(Rodney King)的洛杉矶警察就把黑人称为“雾中的猩猩”,AT&T公司内部简报图表用猴子来代表非洲客户,广告业更是肆无忌惮地将黑人运动员与金刚联系起来。泰森(Mike Tyson)是最新版本复活的金刚,纽约城市电视台用1933年版《金刚》的最后场面——金刚从帝国大厦坠落来引出泰森杀妻案的报道。(12—13) 将黑人与猩猩相提并论是一种粗俗露骨的种族主义,科学家、哲学家们言辞不俗,但在鼓吹种族优劣论的观点上并无差别。贝克(Lee D.Baker)在《从野人到黑人》一书中用史实说明了这一点:斯宾塞(Herbert Spenser)“科学地”证实了黑色与邪恶、残忍的联系,强调浅肤色人种比深肤色人种优越。黑人低劣观被写进优生学的权威课本,波普诺(Paul Popenoe)和约翰逊(Rosewell Hill Johnson)的著作《应用优生学》(Applied Eugenics)于1918年问世后迅速成为美国最流行的优生学教材,该作品宣称:“黑人低劣于白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对文明作出任何贡献……黑人和白人从脑力和体力上相比均有极大不同。用现代文明和进步的要求来测试黑种人时,他们在任何方面都要比白种人低劣。”(Baker:92—93)肤色优劣论通过媒体传播为科学,这些观点直到二战后才被击破。(30—31)肤色定见神话给黑人女性带来了独特冲击。来自南非的黑人女性巴特曼(Saartjie Baartman),也称“何腾托人的维纳斯”,于1810年开始被当作稀奇动物一样在欧洲巡展。巴特曼1815年病死于巴黎,库维尔(Georges Cuvier)对她的遗体解剖研究后认为,黑人女性不仅具有“原始”的性欲,而且还具有“原始”的生殖器。黑人女性不仅代表被性化了的女性,而且代表堕落与疾病的来源。(吉尔曼:332—33)黑人女性的性存在被他者化,被置于二元对立的两极中居于劣势的那一极。 种族话语向来影响着美国种族片中的形象表征。早期种族片中的定型化表征让人触目惊心,人们却熟视无睹。民权运动后不乏表现种族和谐的影片,但正如胡克斯所说,和谐乃是在维持种族等级前提下的和谐。甚至有一些如史诗般气势恢宏的大片中的黑人形象也被用来遮蔽历史,转移视线。胡克斯的抵抗的文化批评在当代社会仍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黑性的定型化表征 霍尔(Stuart Hall)认为,表征就是通过语言产生意义,就是通过描绘或摹状,在人们的头脑和感官中将此物的一个相似物摆在人们面前。表征还意味着象征、代表、做标本或替代。(16)而“定型”则是指“简化为少数要点,用几个简明的特征本质地加以确定”。(251)胡克斯指出: 定型形象非真实本身,它是真实的替代物,它是一种不准确的表征形式。它就像小说一样作为真实的替代物被创造出来。它的存在不是为了阐明真相,而是为了邀请和鼓励伪装。它是幻想在他者身上的投射,从而使其不再那么令人恐怖。距离越大,刻板定型形象越多。当真正的了解无法实现或者不允许实现时,这些刻板定型形象就成了一种创造、一种伪装。(199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