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迁台时期,将电影当作控制意识形态的工具,用政策、电检干涉影片制作,建立起电影工业、促成类型电影多元化发展;从50年代的台语片到六七十年代风靡港台的武侠片与琼瑶电影,再到80年代的社会写实片与电影新浪潮,这段时期是台湾电影最灿烂辉煌的美好时光。解严后,诸多政策松绑、电检尺度放宽,全台电影工业却兵败如山倒并沦为夕阳产业;直到2008年,《海角七号》在票房上开出红盘,电影业才有回温的现象,但类型电影却已在市场上消逝。 一、高压统治下类型电影的活跃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于1945年光复。日治时代实施的电影法规全部废除,日人留下的电影器材为国民党政府所接收,奠定日后电影事业发展基础。该年自八月至年底,成为台湾电影史的法律真空期,所有上映影片不需受审查,也不需要映演执照①。 1949年,国共内战的溃败迫使国民党退守台湾,并在岛内实施长达38年的戒严令。此时的国民党政府,在岛内强化政权正统性的同时,也严厉杜绝共产思想的扩散蔓延,而电影所具有的教化作用与娱乐性质,遂成为政府眼中需要严加控管的媒体。 (一)贯彻文艺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 管理台湾本岛内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内政部”,于1951年公布“电影片检查标准”与“勘乱时期国产影片处理办法”②,目的在防止共产思想的影片流入;1953年,蒋介石所著的《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提出文艺政策的基本方向,指出以艺术为形式的传播工具都必须符合反共产思想、反色情的原则,而所有机构制订出的法令规章皆必须配合此原则的指导,其中亦包含电影政策的制定。1955年,“电影检查法”颁布,并于“新闻局”底下成立“电影检查处”掌管电检业务;“新闻局”负责政府对外的宣传工作,将电检处设于其下,可见政府把电影作为政策宣传的用途。电检处在来年公布“电影片检查标准规则”,除了维护基本的公共秩序、社会风俗外,特别加强对影片意识形态的管制;然而,电检法的规则抽象,标准皆掌握在审查委员手中,不免有失公正。与电检相辅相成的,是辅导与奖励机制。1956年“教育部”成立“电影事业辅导委员会”,草拟“台湾电影事业辅导方案”,透过优惠、补贴与减税的方式发展电影产业,但辅导方案侧重于吸引外资来台拍片,而非扶植本地电影工业。基于当时的港澳政策,香港电影被视为台湾电影的一部分,不属外片的管制之列,因此能无限量输入台湾,加上奖励优惠办法同样适用于港片,政府的补助款项遂成为港片制作的经费来源。此时的民间制片公司也善用政府对电影的辅导政策,逐渐加强与香港影业的合作关系,使得香港电影靠着原有的工业体系优势,日后渐渐垄断台湾电影市场。 (二)公营制片厂的建立与政宣电影 国民党整合日本政府留下的制片厂与迁台的电影机构,于50年代成立三家公营制片厂:“台湾电影摄制厂”(简称“台制”)、“中央电影公司”(简称“中影”)、“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其中以“中影”的影响力最大,日后成为带动台湾电影发展走向的龙头。 早期公营制片厂从拍摄新闻片起家,在物资普遍匮乏的50年代,拥有政府资金的挹注而成为条件较优沃的制片方。但若想拍摄剧情片,则“需要有强大的政宣目的才能获得上级批准的经费”③,因此诞生符合文艺政策且意识形态严肃的政宣电影。直到70年代,台湾遭逢国际外交困顿之际,政宣片仍作为官方的传声筒,发挥着激励人心的作用。然而,政府对政宣电影的电检审查顾忌更多,尤其影片涉及政府的形象必须更加小心,经常发生需要重新剪辑、重拍的情形。由中日合拍的《海湾风云》(1964)(图1)剧情结局原为中国女人嫁给日本男人,电检结果却以“民族自尊”为考虑将该片禁演一年多,最后重拍结局,将台湾版本调整为日本男人死、日本版本改为中国女人死,才得以上映④。1959年,由香港制片在台成立的“自由公司”所拍摄《甘蔗姑娘》,由于影片里有反共抗俄的标语,经过剪辑后,片长不足一小时、情节无法连贯,使得票房卖座差,导致该公司结束在台营运⑤。
图1 《海湾风云》剪报 (三)日益活跃的多种类型电影 公营制片厂还未整合完整时,跟随国民党政府退守来台的导演们陷入失业窘境,所幸倚仗当时政策对底片进口的优惠措施:价格低廉、取得方便,因此促成“台语片”的兴起。这类电影多由民间传奇、经典名著改编,由歌仔戏演员演出,其影片制作迅速为一大特点,因此造成投机商人跟风抢拍。日治政权撤离台湾后、国民党尚未建立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感时,“台语”电影正好成为人民寻求在地文化、民族认同感的依托。日后,国民党为强调政权的正统性,于台湾本岛推动国语教育;在1962年公布“辅导摄制国语电影片贷款办法”,配合奖励办法,加速国语影片的推行,直接造成“台语片”没落,而“台语片”也因低成本、粗糙摄制,渐被排挤到市场边缘,最终在80年代销声匿迹。 60年代的市场几乎淹没在一片黄梅调电影中,政府却认为黄梅调与戏曲的因缘易使人联想起与内地的连结,因此为防堵共产思想的渗透,时任“中影”总经理的龚弘于1963年提出了“健康写实”的创作概念。所谓“健康”,意指作品需配合文艺政策,发扬人性光明、善良的面相;“写实”则是迎合观众与市场的口味,而非揭露社会问题或进行批判。影片传达出对政府的赞扬,并许诺人民乐观美好的未来,透过软性的方式传达政策、宣扬政绩,逃避现实社会问题,成功引起观众的回响。“中影”首部宽银幕彩色电影《蚵女》(1964)在亚洲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奖,打响“健康写实”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