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彭:您早年从事文学尤其是新诗的研究和写作,是什么契机使您转向了电影研究? 张真:在70年代晚期、80年代,中国的电影文化在旺盛地回升中,制作和传播都很引人注目。不少第三代、第四代的导演重新出来制作,国产片产量很高。观影率和票房也很高。影院虽然很破旧但是基本还在。相比当时的收入,票价也很便宜,八分钱、一毛钱一场,还有学生票价。当时我住在上海市中心,靠近大上海、大光明、新光影院、浙江大戏院这些老上海时代的影院,得天独厚,可以看很多电影,于是自然而然变成了影迷。上映影片包括翻译片、重新上演的老片、莎士比亚作品的改编电影,国内外影片都有,包括日本的、朝鲜的、墨西哥的。潜移默化中,电影文化的旺盛和多样性对我形成熏陶。相对来说,学校比较枯燥。 在复苏的城市文化中,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的破坏还没有开始,还有很多旧上海的痕迹,还能感觉到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味道,影院里面的地毯等装饰都还没有改变。我想是在那个时候,我养成了对电影最早的热爱,看不到电影就看《大众电影》、《世界电影》、《电影创作》这些电影刊物,或者看剧本,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就这样养成。一个城市在遗留的文化上又开始接受外面来的信息,中国开始慢慢开放,那样的时代让我有很多好奇心和热情。可能某些特殊时代都处在这种现代性裂变的历程当中,现在热爱独立影像的人和当时的我一样。 虽然迷恋电影的心在那时埋下,但电影还很遥远,只是观看、阅读,没有考虑过把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相比来说,诗歌更近、如火如荼。那时中国的大学没有电影研究专业,北京电影学院又非常遥远,即使有兴趣也不可能做。一些历史的契机、命运的突变,让我去到瑞典。在那里学习语言的同时,我见证了欧洲当时方兴未艾的大学生电影青年俱乐部文化,类似现在这样的独立电影文化圈。参加电影俱乐部,可以看很多好片子,让我知道可以这样参与电影文化,于是开始想朝电影走。我到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了半年电影研究的论文课,在那里入门,有了关于电影的朦胧意识。在另一个艺术学校我选了电影制作课程,用半年时间学习8毫米和16毫米的电影制作。在制作实践中,我开始感悟到做电影的挑战,不仅是电影本身的物质性、商业性,同时对我这么一个移民来说,它也有文化上的挑战性。语言、美学、被接受上的挑战逼着我开始思考很多有关身份、产业结构等的电影研究命题。 徐、彭:您在学术研究中关注的两个焦点——中国早期电影、当代中国独立电影——似乎遥远,这两者有何内在联系? 张真:我在《银幕艳史》前言和尾声中提到了这个关联,就是做研究的时候反思自己长大的环境。对我来说,一边做早期电影的资料搜集,一边要穿越当下时空:坐着公共汽车,穿过尘土飞扬、到处都挖了洞的现实,无法不考量它们之间诡异的并行。尘封的资料馆满是“灰尘”,大地上也满是灰尘,这之间有什么关系?一路上老电影院一个个被拆掉、废墟化,让我有种紧迫感,觉得电影文化的物质史更需要去挽救、打捞。而电影已经快百年,很多影像、记忆都在消失,很多拥有电影的制作经验和观影经验的人也在消失、死去、衰老、失忆。更何况储存这些历史记忆的当下环境,也在翻天覆地变化。 在70年代末,你还会怨恨为什么没有变化,为什么停滞不前,但改革开放以后,发展主义主导,到处都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标语。储存历史和记忆的空间,比如城市、档案馆、资料馆,它们本身也在变化、搬家、重建。这种诡异的并行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方法上的启示:历史不是一具尸体,它不可能像木乃伊一样原封不动被包起来,拆开来还跟以前一模一样。它其实已经腐败、残缺不全,甚至无法辨认。当下的变化更让我意识到历史的属性是什么,提醒自己记忆的重要性。正因为不可能完全重现,所以就更需要有创意、有想象地去复原它。同时关照当下和历史这样一种平行史学观,跟我个人对时代的体验息息相关。 另外,早期电影研究这个领域也打开了我对电影研究的视野。在投奔芝加哥大学的电影研究之前,我一直都方向不明,在爱荷华大学做比较文学的时候我差点准备回去做文学研究。直到投到米莲姆·汉森门下,我才找到自己在电影研究中的位置。米莲姆·汉森当时是早期电影研究的一个领军人物,她虽然也借用一些传统艺术史的方法,但并非把电影当做精美、封闭的artifact去书写其历史。早期电影其实是跨媒体的一个开放综合体,有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各种来源。汉森当时已经写完《巴别塔与巴比伦:美国早期电影中观者的形成》一书,并发表了Early Cinema,Late Cinema:Permutations of the Public Space(《早期电影,后期电影和公共空间的转型》)等重要论文,同时在诠释本雅明、阿多诺,阐明关于另类公共领域的理论。我看到这些研究就很激动,意识到原来可以这样去理解和比较早期电影和后经典电影。好莱坞经典电影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普适性的、无孔不入的话语系统,其实它貌似霸权的表象只是历史的产物。很多观众和学者认为电影只是讲故事的经典电影,而汉森告诉我们经典电影不是生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它也是阶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