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3)01-0007-05 中国电影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伴随着对“电影教育”的逐步认知而来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一词就与“教育”一词连接在了一起。程树仁在1927年的《民国十六年中华影业年鉴》[1]“篇首,创刊词”中写道:“影戏事业,为吾中华民国当今第一伟大之新实业,补助社会教育,宣扬古国文化,提倡高尚娱乐,挽回狂澜漏卮,激增爱国热诚,日增月盛,举国若狂,前仆后继,努力于此事业者以万计,其功作其使命之重要,可以概见。”至1934年,潘公展在中国电影教育协会主编的《中国电影年鉴》上发表了《实施电影教育的途径》,“电影从娱乐的工具进展为教育的工具,这不但是科学的一种新的光彩,而简直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种伟大的建设的力量。”刘之常在《电影在教育上的价值和实际》中还专门写到“电影教学上应有的设备”:“关于电影学习上应有的设备,我以为至少须有一个讲堂和一个自然室。讲堂阔度八间,长度是十四间,暗室装置,则须有黑绸幕两重,每重用四枚而成。就是以五间大的阔度,长为二间的东西,其经费约为三百五十元之谱,并须装有点灭自在的电气十一个,内中四个,则附装有半球状的电灯罩,可以使影面不生差误,而这四个,亦即是映写中的照明,此外有说明者用的洋灯一个,电铃一个,这些物件的经费,约需九十余元。映写机,则有携带用的一座,计洋七百五十元,映写幕,系十三尺乘十五尺的,计洋为三十元。自然室中,可以其前半做暗室装置,室中所使用的映写幕,以学校中所备的四尺宽和五尺长的小布物为之,即可应用之。”①但不难发现,上世纪20至30年代,所言“电影教育”仅是指“电影的教育功用”问题,希望电影这一新生的艺术形式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局面中起到开启民智、启发民意的教育作用。此时的“电影教育”是针对于观影受众的,还无关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层面的人才教育培养问题。但所谓的“影戏学校”在20年代是已经出现了的,只是从电影技术人员培养到形成电影教育理念,并逐步建立电影教育学科体系,这期间经历了三个时期,近三十余年的过程。 一、培训学校与电影教育的萌芽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电影制片业和发行业的发展、电影公司鳞次栉比的建立,对能够参与电影制作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加大,电影学校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续出现的。根据可查资料汇总,整个20年代的十年间,国人自己兴办的电影学校有18所,外商投资的电影学校3所,大多集中在当时的电影产业中心上海,如下表一、表二所示。 只是虽以“学校”称谓,但并没有真正的专业分类。电影学校基本都以电影演员的培训为招收方向,设定基本报名条件。很多学校招收学生的规定是:不分男女性别,但是须有中学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容貌仪美端庄,体格健美,品行端正。选拔科目为国文、口试和姿态表情。每期的结业时间是三个月。培训课程有电影概论、表演术、戏剧理论、影片观摩以及学术演讲等等。考入者需要缴纳报名费、堂费和实验费。② 男女不限的招生方式在当时是个很大的突破。电影在中国兴起之前,百姓的娱乐方式为看戏,北京的京剧、上海的文明戏以及苏州的评弹在上海地区流行甚广。但是无论是京剧还是文明戏,所有角色都是由男人来扮演,女性角色则由男性反串女角,这一传统至电影在中国的初创时期仍然在延续。1913年,黎北海导演香港第一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时,女主角是由此片编剧黎民伟先生反串的,而黎民伟大胆推荐了自己的妻子严珊珊出演了扇坟婢女一角,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更让严珊珊以中国第一位女演员的身份永久载入了中国电影史册。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仍然给女演员这一职业的诞生带来巨大的阻力,当时愿意尝试在银幕抛头露面的女性大多有着留学海外或者念过洋学堂的背景,例如《海誓》的女主角,人称“FF女士”的殷明珠等。进入20年代,电影长故事片逐渐取代短故事片成为主流,对电影演员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电影艺术与舞台艺术表演的差异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按照日后巴赞、克拉考尔等著名电影理论家对电影本质特性的分析,电影至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那么银幕中呈现出的人物的自然性、生活性与舞台表演中的夸张性、模板性是有着很大差异性的。这也对电影演员的特殊性培养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电影本身提供的文化性商机、上海大都会的洋化风气、明星带来的娱乐光环,成为20世纪20年代以表演为专业的电影学校短时间内集中兴建的重要动因,也成为电影教育在中国萌芽阶段的伊始。
二、电化教育运动与电影大学化教育 电影教育从自发的萌芽进度逐渐进入自觉的发展阶段是到了1934年。这一年,关于电影教育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二科科长、兼任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主任的郭有守在中国第一本官方电影年鉴中发表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明确指出“自电影事业发达以来,欧美各国莫不利用之以为辅助教育,宣扬文化之工具……诚以电影绘形绘声,所表现者真切有味,感人至深且速,其效能盖十百倍于语言文字也。”⑤从此掀开了“电化教育运动”从南京推广至全国的大旗。第二,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这一年正式成立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联合各系教师译制教学影片,将现代化教育媒体引入课堂,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国内教育现代化之先声。[2]1936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成立了教育电影部,在我国高校首创专业的电教专职部门,正式承担起各种制作、放映、推广、流通及为支持电教的教学与各方面的研究的服务工作。还因为金陵大学在电化教育事业上的突出成就和其已有的实力,教育部和金陵大学合办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聘请当时校内外特别著名的专家讲学。当时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陈礼江亲自任第一届班主任,金陵大学物理系、电机系有杨简初、吴汝麟、孙明经等教授是主要的师资,教育部分管电化教育的人员如钟灵秀、顾良杰、谭玉田、马宗荣等担任相关科目的教学,中央大学倪尚达教授、镇江民众馆馆长赵鸿谦为兼职讲学者。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