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电影生产能力的限制,大量翻译以苏联电影为代表的外国电影成为供应中国电影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建国初期译制片还不能全面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但以译制片补充电影市场的局面导致译制片在数量上远超国产片:1949年到1956年影片生产(1950年、1951年未列入)情况如下(不包括新闻片):1949年摄制影片22部,译制影片3部;1952年摄制影片46部,译制影片85部;1953年摄制影片53部,译制影片95部;1954年摄制影片80部,译制影片109部;1955年摄制影片112部,译制影片136部;1956年摄制影片176部,译制影片201部,1956年译制影片是1949年的78.3倍①。可见,除1949年之外,此时期每年译制片数量都远远高于国产片数量。1949-1966年的十七年间,中国共引进42个国家的867部影片。就译制片观众而言,以1952年为例,“据统计,仅1952年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等国影片在我国上映,观众就达3亿多人次。这些影片在我国电影市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并配合我国影片逐出美英有毒素影片,从而使我国电影市场逐步达到以我国国产片和苏联东欧及人民民主国家影片为主体加上西欧进步影片的社会主义电影市场”②。 此处存疑的是,“观众达3亿多人次”该如何辨识?建国初期新中国总人口结构如何?3亿多观众中的城乡观众比例如何?十七年时期新中国的文艺政策——以电影为例——是否存在城乡之别?城乡观众接触译制片的机会是否均等?存在哪些差别?导致城乡之别的原因何在?区别对待导致的后果如何? 一、农村观众人数的压倒性优势 有论者这样分析新中国初始时的政治局面:“……从1949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担负着一个巨大的任务:像从前历届政权一样,它的政权的合法性将取决于它对整个中国的良好控制。”③此处“整个中国”作何理解?——“政治惰性较大的农村人口的巨大规模,这既指它与社会上城市和统治阶级人口的比例(据说,占总人口的80%),也指它的绝对数量(据说,1900年约32500万,1940年约40000万)。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在开始发动现代工业化之前拥有如此众多的稠密的农村人口,它的数量竟达到它过去的常量的二至三倍”④。另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统计资料汇编1958-1960》记载,到1960年底为止,全国人口总数为68,74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57,72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960年底的人口数系按1959年各省市人口数增加2%推算的,其中农村人口数系按国家统计局1957年各省市城乡人口比重推算的⑤。 农村人口的巨大基数无疑给农村观众数量的压倒性优势奠定了基础,而且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必然导致观众结构的巨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上,比如有些地区农村人口占90%以上,农村电影观众占70%以上。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编年纪事》在记载1958年的电影史实时这样写道,1949年,全自治区城镇人口176.2万人,占总人口的9.6%,农村人口占大多数⑥。从1949年到1954年,全自治区共放映电影3345场,观众1,746万人次,其中城市电影院放映的场次占全省总场次的39.3%,观众占全省总人数的27.8%;农村电影队和直属电影队放映场次占总场次的54.3%,观众占总人数的70%;工会电影队放映场次6.4%,观众占总人数的2.2%。数据显示,电影放映场次和电影观众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市场⑦。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统计资料汇编1958-1960》同样显示了农村观众数量的压倒性优势:1958年,农村观众总数为186,627万人次,占本年度城乡总观众人次的65%⑧;1959年,农村观众总数为255,724万人次,占本年度城乡总观众人次的61%;1960年,农村观众总数为324,529万人次,占本年度城乡总观众人次的60%。从这三年的观众情况看,农村观众占2/3左右的观众份额,城市观众则在全国观众总人数中只占1/3左右⑨。而且从放映成绩来看,在农村的每场放映情况大大好于城市:农村放映单位(包括35mm、16mm的农村人民公社放映队以及16mm文化部门放映队)在1958-1960年三年间的每场观众人数均大大高于每场500人的保本放映水平,与此形成有趣对照的是,城市电影院在1958、1959两年中处于亏本放映,1960年则刚刚达到保本放映线——514人⑩。 再从城乡票价对比来看。一份《江苏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关于季度月份统计资料》的档案文件记载了一则“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电影院1957年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表,1—12月份平均票价为0.13元(11)。同时期农村票价情况可从以下一则档案资料中反映出来: 如东县人民委员会通知 关于抄转省文化局、工会联合会对电影放映队收费及优待办法的通知 (56)文字第29号 各区公所、各文化馆站,各电影放映队: 接江苏省文化局、工会联合会1956年6月8日56文电会宣字第188、59号联合通知,通知称:为大力推行企业经营,争取向国家缴纳利润,以保证电影事业的发展,今年二月间曾将电影放映队收费标准做了适当调整,由于没有照顾到地区特点,致使部分地区票价幅度较大,与农民的经济负担能力不相适应。为了使电影更好地为农业社和农业生产服务,将电影票价作了如下的调整。希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