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3)01-0060-09 类型电影产生于美国、繁荣于美国,影响波及全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中国电影创作及研究界也深受美国类型电影观念的影响——创作界开始自觉地模仿美国类型电影的模式拍片,学术界逐步展开了系统研究。可以说,国内类型电影从一开始就与美国类型电影观念密不可分,而且理论与创作互相比照,形成了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特定语境。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类型电影甚至被看作发展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1]。然而,引进美国类型电影观念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类型片创作普遍来说不成熟,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整体制作水平也不高,而这恰恰也正是目前中国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难以扩展的根本原因”[2],指望类型电影拯救中国电影的预期目标显然并没有实现。是类型电影观念本身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还是我们念错了经;对类型电影的学习与借鉴过程中出了差错?对于美国类型电影,众口一词的肯定语境阻碍了我们对中国电影存在的更深层问题的思考,也不利于我们正确吸收美国类型电影观念的精华。 本文是关于美国类型电影研究系列的一部分,重点考察美国类型电影观念及实践中国化接受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变异。 先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美国类型电影观念中国化过程首先体现在电影理论界,即使20世纪80年代创作过一些所谓的类型电影,基本上也是观念先行的产物,因此,本文将主要以中国类型电影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兼顾中国本土类型电影的实际创作进行评述。二是本文所谓“变异”,主要是指美国类型电影观念中国化接受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误区(这些问题及误区与“文化折扣”、本土化、民族化的本义都没有任何关联),对中国类型电影发展与研究具有负面效应。 一、接受的过程 美国类型电影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时间并不长,共计二十多年。为了描述的方便,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觉醒期(1986-1994年) 电影观众数量急剧下滑、电影市场萎缩直接促进了中国类型电影观念的诞生。自1979年的高峰值以后,中国内地电影观众数量以年均6%的速度下滑,到了1985年跌至谷底,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国产电影市场的第一次危机。在现实的危机面前,电影界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产业化比较发达的美国电影,试图从美国电影产业的繁荣中寻觅拯救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剂良方。在当时,由于长期的意识形态禁锢与偏见,美国电影(或者说好莱坞电影)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但对于急于解决观众危机、票房危机的中国电影界来说,美国电影的产业化、娱乐化、类型化等特征还是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关注。 第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86年初,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招收的一批研究生提出要“重新认识好莱坞”,“要研究类型电影”[3],标志中国类型电影意识的正式觉醒。紧接着,《电影创作》杂志1987年1月号、2月号连续开展关于中国电影危机与出路的讨论,表明了中国电影界强烈的危机感及寻求突围的迫切心情。《当代电影》杂志于1987年第1、2、3期连续刊登《对话:娱乐片》专题讨论。1988年12月初,《当代电影》编辑部又专门召开“中国当代娱乐片研讨会”。上述关于娱乐片的对话,虽然主要探讨的是电影的娱乐属性、娱乐电影类型的问题,但是很显然为类型电影观念的发展壮大扫清了某些思想上的障碍。因为娱乐性、商业性正是类型电影的基本元素,而这些特点在强调政治性、教育性的话语背景下曾经都是受到严厉批判的。借着娱乐片的讨论,饶曙光提出“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都有一个树立类型观念和类型意识的问题”[4],陈怀恺也主张多元化、强调类型化[5]。有人则干脆提出“娱乐影片的规范学术称呼乃是‘类型电影’”[6]。在这样的背景下,郝建与杨勇于1988年联名发表了《类型电影和大众心理模式》一文,文章提出:“类型化现象在中国影坛早有端倪,近年来颇有大量摄制的趋势,有些理论家们将这种影片打入另册算作低档次,但深入探讨这一电影现象的产生及其规律性是完全必要的。”[7]该文被称为“中国内地第一篇研究类型电影的学术文章”,标志着中国内地在理论层面正式开展对类型电影的学术研究。同一年,宫宇和祭光合作撰文,提出要为类型电影“正名”[8]。期间,两篇较早的关于类型电影的译文非常引人注目,其中美国学者查·阿尔特曼的《类型片刍议》一文的学术影响非常惊人。 几乎与理论上的萌芽同步,创作界也带着初步的自觉意识拍摄了一些类型片。从1985年到1989年间,以滕文骥的《大明星》和《飓风行动》、黄蜀芹的《超国界行动》、张子恩的《神鞭》、吴贻弓与张建亚合导的《少爷的磨难》、周晓文的《最后的疯狂》、张艺谋的《代号美洲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产电影,与仍然占据主流话语的“探索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少影片得到了票房的好成绩。90年代初,随着管理层对娱乐片态度的转变及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铺开,“类型电影在国内院线中的生存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类型电影的制作也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阶段”[9],然而这种自给自足式的发展却随着1995年好莱坞电影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带来的冲击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