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拍片在当前电影产业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 2002年,中国电影开始了产业化改革。2002年年底,内地与香港合拍片《英雄》席卷全国银幕,创造了2.5亿元票房的震撼性神话,同时也揭开了中国电影合拍片十年狂飙突进的大幕。十年间,在各项产业改革政策,尤其是《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与合拍片直接相关的产业政策的牵引下,内地与境外的合作制片获得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中至关重要的力量,对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根据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提供的数据,2002-2012年间合拍片共计428部,平均每年约39部。对比2002年和2003年,可以明显看出产业化改革及相关合拍政策对合拍片的巨大激励效应(见表1)。仅从数据上看,除了个别年份,合拍片数量的增长似乎并不显著,但是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所爆发的能量却相当惊人。统计2002-2012年各年国产片票房前十名,合拍片基本上都占据了大半席次,其中两年甚至将票房前十包揽,合计共占据了75%的年度国产片前十份额,展示出了对于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自2002年以来,合拍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绝对主力。整体来看,产业化改革十年间,合拍片以年均10%—20%左右的产量创造出了50%—80%甚至更高的票房份额(参见表2)。这些市场化程度更高、商业品质和艺术素质相对上乘的电影产品不仅对快速增长的影院市场构成了强大的支撑,也成为国产电影抗衡好莱坞电影、维护本土票房份额的核心力量。
合拍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最有效的方式。2004年,在国内创造票房纪录的合拍片《英雄》延后两年在北美大规模上映并获得5371万美元票房,而本片的全球累计票房则达到了1.77亿美元。这是继2000年的合拍片《卧虎藏龙》之后,又一部进入海外主流商业院线发行并获得票房成功的中国电影。此后,《功夫》、《十面埋伏》等合拍片仍得规模化进入海外主流影院。2006-2010年间,合拍片在中国电影海外收入中的份额获得惊人的提升(见表3)。以海外收入创纪录的2010年为例,光《功夫梦》一部影片就创造了23.63亿元人民币的海外票房,影片发行到了59个国家。当年海外销售影片47部,其中46部是合拍片。2011年,虽然整体海外收入下滑,但合拍片在海外销售(52部)中仍然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50部)。而截至2012年6月,在实现海外销售的21部影片中,合拍片仍然据有15席。
经过十年发展,合拍片的制作模式也已经逐渐成熟,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内地主投主创,境外参投,部分参与或不参与创作,比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可可西里》、《唐山大地震》、《集结号》、《非诚勿扰》、《让子弹飞》、《画皮2》、《王的盛宴》、《一九四二》等等; (2)内地主投,境外主创,内地部分参与(演员参演)或不参与创作,如《龙门飞甲》、《桃姐》、《墨攻》、《如果·爱》、《投名状》、《十月围城》、《武侠》、《血滴子》、《叶问2》等; (3)境外主投,内地主创,如《天地英雄》、《疯狂的石头》、《桃花运》、《歌舞青春》等; (4)境外主投主创,内地参投,部分参与创作(演员参演)。《春娇与志明》、《消失的子弹》、《逆战》、《宝贝计划》、《功夫》等港产合拍片,《功夫梦》、《功夫之王》、《木乃伊3》、《黄石的孩子》、《雪花秘扇》、《太极侠》等中外合拍片多属此类; (5)规模化混合制作。此种类型常常同时混合数量众多的中外、港台资金,在制作上也有多方力量参与,其极致状态可称“超级合拍”。这种大规模的制作模式有的主要基于市场因素,比如《赤壁》上下两部投资8500万美元,共有16家境内外资本注入,国有、民营、港资、台资、美日韩外资共同打造了超级庞大的投资组合。有的则具有较强的文化政治意义,比如主旋律商业大片《建国大业》以内地资金为主,但包括境外出品方在内的联合出品方已达十家之多,而其后《建党伟业》的联合出品机构更是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40家,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纪录。 境内外投资方主要根据题材类型、投资规模、主要市场、目标人群等市场因素来决定投资组合和投资意向,灵活机动,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许多投资方之间经多年合作形成了稳定的合拍关系,比如新画面公司与香港安乐影片公司之间,“华谊兄弟”与香港“寰亚”、“寰宇”、“英皇电影”、哥伦比亚(亚洲)制作公司之间,“博纳影业”与香港“寰亚”、“英皇电影”、“映艺娱乐”、“人人电影”、徐克电影工作室之间,“星美传媒”与摩根·陈影业、“甲上娱乐”之间的合作都已经越来越成熟,成为合拍片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合拍,“博纳影业”、“华谊兄弟”等民营公司不断成长,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影集团、上影集团等大型国企通过合拍不断做大做强,而宁夏厂、河南厂等内地传统国企更是通过成功的合拍项目完成了企业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