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学研究,电影研究显得格外的年轻,因为电影的诞生也只有百年。而作为电影的一脉,动画电影虽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的探索期很长,成熟得晚,动画长片的出现的历史更晚(以1937年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为标志),因此关于动画理论的研究就更薄弱一些,它大多数研究方法是从电影移植而来,而电影研究的方法,有很多是从姊妹学科借鉴而来,特别是文学。 作为文学研究诸法之一的比较文学,在20世纪以来不但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且日益成为显学。塞缪尔·亨廷顿说:“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和文学的交流比较文学研究成为必然的热点。文学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中萌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独立发展史,而后才随着民族间迁徙与交往,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产生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并不断完善成理论体系。电影语言是一种国际语言,动画亦然。各个国家的电影和动画在近百年的滥觞和发展中,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无论是题材、主题、内容、叙事、人物、场景还是视听语言等表现方式,表层组成从风格上看似乎个性突出,但内核上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这种彼此拥有的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并且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必将更深一层的裂变和重组,“混血”也将更突出。因此,在比较艺术学下的比较电影和比较动画研究也是大势所趋。 比较艺术学建立在相关艺术学科的比较研究之上,以“跨越”为基础,研究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艺术间的“关系”。涉及平行研究、影响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的四个具体方法,是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大和文化理论的兴起而生发出来的。在比较艺术学范畴之内的比较电影研究,近年来已呈鼎沸之势。国内研究专著,笔者手头就有颜纯钧主编的《文化的交响——比较电影学研究》(2000)、盘剑著的《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2006)、邹建著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向比较研究》(2007)、秦喜清著的《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2008)、张爱华著的《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2008)、杨晓林著的《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2009)等,而这些著作只是豹之一斑。比较电影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2013年1月10日在中国知网上以“比较电影”为篇名核心词,搜索“人文社科类”得到了458条结果。这些硕博及期刊论文按发表年度分布是(括号内为文章数):2012(45) 2011(64) 2010(69) 2009(40) 2008(37) 2007(35) 2006(33) 2005(21) 2004(17)2003(12) 2002(8) 2001(5) 2000(7) 1999(4) 1998(1) 1997(5) 1996(3) 1995(2) 1994(6) 1993(3) 1992(6) 1991(1) 1990(6) 1989(5) 1988(3) 1987(1) 1986(2) 1983(2)。可以看出,关于比较电影的论文在1980-1990年代是零星的,而到了新世纪后增长迅速,特别是近七年,数量更是惊人。但关于理论探索文章则相对较少,中国知网上可以搜到的仅有寥寥数篇:崔子恩的《比较电影的垦拓》《当代电影》1990(5)、谢辉利的《有必要建立电影“比较学”》《电影评介》1992(6)、李迅的《关于电影的比较研究》《文艺争鸣》1996(9)、颜纯钧《尴尬与焦虑——电影的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5)、杨晓林的《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比较电影学科建构刍议》《学术论坛》2007(1)、张英进的《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文艺研究》2007(8)、周安华的《电影研究的比较艺术学视界》《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11月出版)等。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虽然已经对比较电影从案例到理论建构做了一定努力,但是还未达到理论的自觉,形成体系。 因此,在已有电影比较研究实践的基础之上,对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其明晰化、系统化,并用之于动画研究,使在中国过去比较冷门的动画电影研究随着创作的繁荣①,尽快“升温”,逐渐“热”起来,发挥应有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这对中国动画的中兴和世界动画的共荣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日美动画电影比较研究的现状 当今世界动画创作有几个重镇:首先是日本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动画大国;其次是曾经辉煌正在复兴的中国和具有后发优势的韩国;第三是以艺术短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加拿大动画;第四是欧洲动画,包括西欧的英法德意和东欧的俄罗斯、前南斯拉夫的“萨格雷布学派”、前捷克和匈牙利、罗马尼亚。 在这个动画王国的版图中,日美动画以王者的姿态君临天下,几乎占尽了世界动画的商业市场。美国动画长片以高投资高质量高回报的“巨无霸战略”横扫全球,日本在“有限动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视动画,以在数量和内容上无所不包的“蝗虫战略”铺天盖地而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美动画自然也成了中国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只占11%。在中国儿童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有19个来自国外,而国产动漫只有“孙悟空”孤独一人。英法和韩国的动画偶有佳作,但对普通观众而言,只是偶一睹之。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如加拿大和东欧,尽管由于其强烈的探索性和个性化风格在艺术界和动画领域中享有盛名,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无疑是个被忽视的存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已无可避免。中国动画要发展,既要继承本民族传统,又要学习其他民族之长。日美作为动画“超级大国”,动画电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在发展历程中也历经坎坷。中国动画在20世纪作为“中国学派”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在“文革”中陷入低潮,进入市场经济后面临了转型之痛,近十年来奋起直追,已显中兴之势。中日美动漫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与交融,同样经历了辉煌和衰落和中兴,因此三国动画的异同及关系问题必然成为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点。 国内学者的动画著作都是近十年涌现出来的,主要有黄玉删和余为政主编的《动画电影探索》(1997)、张慧临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2002)、祝普文主编的《世界动画史》(2003)、颜慧和索亚斌著的《中国动画电影史》(2005)、秦刚主编的《感受宫崎骏》(2004)、陈奇佳著的《日本动漫艺术概论》(2006)、薛燕平的《非主流动画电影》(2007)、彭宝良著的《迪士尼电影中的“他者”身份研究》(2007)、肖路著的《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2008)、段佳主编的《世界动画电影史》(2008)、李彦和曹小卉编著《日本动画类型分析》(2009)、余为政和冯文等编著的《动画笔记》(2010)、盘剑等著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04-2009》(2010)、鲍济贵主编的《中国动画电影通史》(2010)、薛燕平著的《世界动画电影大师》(2010)、李长庆等著的《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2011)、孙立军主编的《中国动画史研究》(2011)、张颖著的《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2012)、杨晓林等著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2012)等史论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程度不同地都讲到了动画所受外来之影响及在世界上的传播,诸如中国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日本人持永只仁(方明)对中国动画的贡献;“万氏兄弟”早期受迪士尼动画的影响;《宝莲灯》受美日动画的影响等。特别是聂欣如的《动画概论》(2006)开设四章讲述“动画同其他艺术的关系”、另有第九章第一节讲述了美国主流动画同欧洲主流动画的区别。而李四达编著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史》(2009)、孙立军和马华著的《美国迪士尼动画研究》(2010)则对迪士尼所受外来的影响以及在他国的影响都有论述。杨晓林著的《动画大师宫崎骏》(2010)有专章详细分析了宫崎骏受法国动画《国王与小鸟》的影响,而他的《动漫大师手冢治虫》(2013)中则用专章分析了手冢所受万籁鸣的影响及对《西游记》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