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快速发展、大众传媒和技术主义不断建构的语境下,电影的转型和变化,形形色色,范围广阔,影响深远。“大电影”的整合态势与文化语境、电影技术艺术、媒介以及市场化紧密联系,被赋予了更多的全新内容和意义。这些不断拓展的内容、形态及新式体验与观赏经验带来电影美学、电影文化的重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系统或完整的理论说明“大电影”的发展,研究“大电影”概念的意涵、背景和某些整体性问题,就成为值得探究的命题。 一、“大电影”:影像与意义 电影的发展与电影艺术、工业、影像以及新的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具有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基于电影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大电影”的出现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寻绎“大电影”和传统电影的关系异同及影响,是判析“大电影”形成的内在肌理和外部背景不可或缺的内容。 “大电影”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随着文化、技术、视觉性的发展,从传统电影概念逐步衍生而成的。1924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曾指出,从广义上说,“文化正在从抽象的精神走向可见的人体”,电影的魅力正在于将人类从巴别摩天塔的咒语中解救出来,以银幕上的“表情”和“手势”形成世界上第一种“国际语言”①。可见,电影是一种经济的、技术的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触及人们的情感,有助于人类情感、精神的有效沟通与联系。任何真正的电影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对话性的。“大电影”形态多样,传播渠道和形式异常丰富,它的意义来源于作者与观众、影像与发达的文化美学工业、制造者与普泛意义上的公众相互作用,是影像世界与当代观众/接受者的“前理解”发生理解上的关系的结果。因此,和传统电影不同,“大电影”的生产尽管包含了传统电影意涵,但它通过一种更为开放的形式和辐射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在传统电影和新兴影像形式相互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其自身存在及其价值已经不能成为它产生并保持独立自在的意义载体,电影的历史也不再仅仅“就是那些铭记在文化的研究课题的历史”②了。 “大电影”与传统电影,有着明显的分野。传统电影直接或间接地假定了三件事:(一)电影的本体内容及意涵是在作品自身,电影系统中影像语言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交叉而又具有限定意义;(二)电影作品的意涵先于作品而自在,电影和经济、美学、技术、文化、心理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指涉、认同、体验及影响的作用;(三)电影作品的重要性依时代变动而变化,但作品自身的形态及意涵不随时代发展而产生范式改变和根源性的质变。叙事形式、全景镜头、主观镜头、景深镜头、移动镜头、色彩、蒙太奇和音乐诸元素,构成电影影像本体的语言脉络。对电影及其表现形式、时空体验进行心理学研讨,在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理论家雨果·闵斯特堡、鲁道夫·爱因汉姆、让·米特里那里所强调的,只是电影是由视像滞留达到对现象认同的接受,是心理结构的能力在起作用,主客观形成一致,仍然是“局部幻象”的现象。但是,在新语境下,电影的能动作用和作为开放系统的整体性的意义是联系在一起的。“大电影”的发展证明,它始终处在开放、积极的活动中,接受更广泛、活跃的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影响,一个独立于体制、语境、新兴媒体以及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及接受理解条件之外的“作品”是没有的,所谓稳定而客观存在的一元主义不再能成为衡量、理解不断演示、变化影像的客观而正确的尺度。 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媒介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大电影”形态和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传统电影和新兴影像的形式则相互融合。“大电影”当然包括传统的电影内容,但又有所区别。新语境下对电影的理解,不再能够采取某种简单认同的姿态。“大电影”概括的基本叙述对象和艺术形态,包括了传统电影本身,但又不断变化、改写,趋向空间化和更广的涵盖面。除了电影这样的主体类型,电视剧、动漫、电视电影、电视专题片、新媒体网络电视剧、手机剧、微电影、纪录片、MTV、广告MV、游戏、进口影视剧、预告片、宣传片……构成不尽相同的媒介形式、文本体裁和观影载体及平台,视频影像、形式丰富而复杂。电脑技术、互联网助推一个虚拟世界和视觉艺术生态群落出现。就“大电影”日渐进入公共生活的动态关系而言,它们将周围环境的触角集中在自己身上,又将自己的影响传递给其他事物,并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主动性。指涉这样的电影建构,需要把握发展的生机,纳入更广泛的关系和多元性之中。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形成“大电影”理解的新意义,并构成“大电影”的完整内涵。从综合论的“大电影”立场出发,催眠、白日梦、梦幻、参与、认同、镜子等美学问题,不再具有包容性,更难反映作为开放系统的电影的发展与共享性特征。“大电影”的表达叙事空间、传播方式具有越来越明显的社会群体意识的特点,“大电影”影像在文化观念、美学范式、叙事形态和观影模式上,有着全新的发展。 首先,从“大电影”影像本体上看,影像世界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变得复杂起来,电影被定义得愈来愈宽泛。摄影机规定银幕世界中的客体,却无法安排、规定影像美学和叙事的实现。对摄影机所安排的秩序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摄影机所提供的虚构的想象世界的认同。影像叙事与美学处于流动之中。参与者介入其中且持续互动,对影像叙事和“大电影”的媒介形式不断地产生影响。 “大电影”时代,影像日渐取代现实,在一定意义上,电影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纪录。影像经验、信息通过视觉传播,越来越考验我们判断这一“现实”痕迹的经验的能力。“这种对事物真实性的信服扩展到了对事物的影像的信服……这个东西的影像就会代替这一现实事物本身,保留我们对它的印象,以便据此恢复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和辨别”③。电影被视为对梦境的不自觉的摹仿,发明电影是为了表达潜意识的生活,这样的观点,当然仅仅被归到超现实主义中去。从视觉文化上看,影像的世界指的是依据影像组合乃至电脑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形成的体系,以表现人与社会,并进而使之产生交互作用。它是具有真实感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由此构成的影像世界广泛流布,被现代消费大众所认同、占有,并反作用于影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