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6-0001-07 《地球是平的》这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事实上,书中写到的很多现象新鲜却并不陌生,有一些甚至是我们生活中接触过甚至直接参与过的行为。但是当弗里德曼把这所有的一切编织在一起时,便揭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变化——全球化趋势,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如果将每一个国家画成一个小圆,全球化经济作为连接这些小圆的纽带将它们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整体大圆,这与地球是圆的刚好吻合;沿着全球化经济纽带一路走去,如履平地,畅行无阻,等同于将立体圆平面化。在一个以迅猛之势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对电影产业而言,似乎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公平,彼此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均等。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中,电影是一种在市场上流通性更高的产品,流通性高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它是视听产品,是通过音像和声音进行传播的。在我们这个日趋变得平坦的世界里,只要你是一个畅销产品,就可能在全世界流通,不分国家和民族。比如说《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人们不会去想象它是美国电影或者是英国电影,人们更多是把它当做娱乐产品进行全球的流通。 当托马斯·弗里德曼为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已经被新技术和跨国资本碾成一块没有边界的平地而兴奋不已、高谈阔论时,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也在思考着一个巨大而沉重的话题,那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在当下这个似乎平坦的世界里如何走得更远?中国电影究竟以什么样的策略在当今这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展示出品牌化的“中国制造”、“中国意志”和“中国精神”? 一、产业化:困境与突破 来高校之前,笔者曾在中国六大电影基地之一的峨眉电影制片厂从事剧本创作和杂志编辑工作近十年,并任杂志主编,感同身受地体悟到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叶这个阶段中国电影产业在好莱坞电影帝国的强式挤压下的生存困境。甚至在本世纪最初几年,虽然每年全国生产有两三百部电影,但大多数观众在影院几大院线看到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几个中国“名导”拍摄的影片最多不超过十部,在中国影院中票房名列前茅的却是中影公司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的挤压下,中国影业生存困难、举步维艰。对此,笔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一度对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鼓噪的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和“全球化”策略提出质疑,认为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理论界是两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对中国当下的电影产业毫无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一些研究电影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现实困境开出的“产业化”、“全球化”的药方是一个想当然的天方夜谭。他们天真地认为中国电影只要实现“产业化”,进入“全球化”,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就可以起死回生、一切OK!而现实是,中国电影的根本问题并不是一个“产业化”和“全球化”的策略问题。君不见,“产业化”、“全球化”发育得非常好的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电影产业,还有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产业,在好莱坞电影帝国的强势竞争下也是朝不保夕、一片凋零。而印度和韩国电影业的繁荣却根本不是因为“全球化”,而是因为政府对好莱坞电影进入的限制和壁垒,在于一定程度的闭关锁国。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使笔者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有了新的认识。就电影产量来说,自2005年以来,中国电影产量就排进了世界前五位。世界电影产量中印度电影最多,一年七八百部。第二是美国,中国有时排第三,有时是第四或第五。 2010年中国电影产量爆发式地增长,全年故事片达到526部,较2009年增长15%;同时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口数字电影100部。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101.72亿元,较2009年增长63.9%。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为35.1亿元,较2009年增长26.9%。从数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影生产大国,电影年产量已突破500部,居世界第三。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全年生产影片791部,全国票房总额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票房总额仅次于美、日,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平均每天新增银幕8.3块。与2000年票房总额不足10亿元相比,在入世之后的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全国城市电影票房增长了十多倍,进入21世纪,每年电影票房的增幅都超过35%。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步入21世纪的中国电影产量排在世界票房的前五位,但电影产业化的规模还是较小;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地位却依然很低。如2007年全球电影票房是267亿美金,中国电影的票房由人民币折合为美金为5亿,仅占全球电影票房的2%,可见中国电影市场规模非常小。而美国的电影市场却有96亿美金的票房,中国电影的票房仅为美国电影票房的5%稍微多一点,只有美国票房总额的七分之一,可是我们的人口却比美国多了四倍。可见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程度仍需提高,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二、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地球是平的!步入21世纪后,初步产业化的中国电影开始通过市场走向世界了。这与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电影节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电影不一样,尽管那以后在世界所有的A级电影节中中国电影都获得过大奖,然而在整个20世纪末的世界电影市场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并没有中国电影的一席之地。中国电影仅仅还只能是通过电影节这个渠道作为一个差异性的文化奇观被电影圈和电影爱好者认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有了一个特别巨大的变化,进入了国外的主流商业院线,这是中国电影近年来最大的一个突破。而最近十年来,在整个北美市场上,排到外语片排行榜前十位的,至少有三部以上是华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