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供应链管理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主要特点是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为其产品和服务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并且把这个平台由信息和知识单向、被动的传递变为多向、主动的交流和深层次的开发。同时,重新拓展企业的边界并注重链节之间的协调,使整个供应链体系更具有开拓性和灵活性。其中日本的经验更值得中国借鉴,因为日本以农协、农产品流通模式和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为特征的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更符合中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条件。 一、从日本农协体系看其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日本的食品供应链管理部分地建立在独特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基础之上。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日本农协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农协将分散的小农整合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庞大经济组织。有人将日本农协称之为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该组织是经济合作性质的组织,由农民自愿、政府鼓励逐步发展而来。按照《农业协同组合法》的规定,农民只要交纳股金,就可以成为农协成员,有资格参加农协的合作活动,享有利用农协事业、请求分红、退股等权益,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统计,2004年日本的农业人口为362.2万人(15岁以上),而农协的正式成员为515万人(含兼业农户),加上准社员共约900万人。 农协实施民主管理,在选举农协干部或决定农协方针时,不论入股股金多少,采用一人一票制的管理方式,由农协成员以民主投票形式进行表决。农协的经营工作由会长全面负责,并聘用各种专职和兼职工作人员,正式成员不能兼任工作人员。农协业务涉及生产、加工、销售、金融、保险等领域;农协经营各种事业获得的盈利,实行按股分红与按利用农协事业和设施的多寡分红相结合的分红制度。会员个人出股股金和红利均有最高额度的限制。分红后盈余均用于发展农协所经营的事业。 2.农协在生产与流通领域的主导作用。在生产领域,日本基层农协设有系统的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该体系负责引进研究机关的有关研究成果,结合本地区的条件,制定出适合于本地区的技术措施,编成栽培手册或栽培日历挂图,分发到农家,农家根据自家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应用。在栽培过程中,农协的技术人员每周1次以上亲自下地检查指导,听取农民的意见,就地协助农民解决出现的问题。当需要一定装备的新技术时,经费一般由农协先行垫付,再由农民分期还款,年息为5%。90%以上的生产资料和大部分生活用品也由农协组织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一般采取预约定购的方法,农协事先将各种生产资料的种类、价格、特点、使用说明等编成小册子印发到农家。农民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将一年内各时期所需要的肥料、农药等各种主要生产资料的种类、数量等,事先做出详细计划交给农协,再由农协统一向厂商按期订货,按计划供应。农协除了及时向农民提供货源信息,帮助农民搞好订购计划外,还根据农民的生产实际需要,向厂商提供急需的货源信息,厂商也积极地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农民需要。 在流通领域,综合农协组织统一对外销售米、麦、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全部农产品。其中大米、生乳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每年一次由政府、消费者和生产者三方面的代表通过表决决定。全国所有经由农协销售的农产品由农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有计划地销售。农协为农民代销农产品扣除销售成本以外,另外收取5%左右(因农产品种类而不同)的销售手续费。日本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80%以上由农协为之销售。 除此以外,日本农协还提供农产品加工、农村金融、保险、信用、医疗、旅游、农村耕地和宅基地流转中介、政策宣传和农业经营、技术、生活指导服务,并开展文教和养老等各项社会福利事业。截至2004年3月底,农协信用事业的个人存款金额达到73.7万亿日元,占整个日本金融机构个人存款的10%。农协对农业和农民的贷款占到贷款总额的90%以上,其利息通常比社会其他银行低0.1个百分点,一般不需担保。农协保险与一般的商业保险不同在于生命保险与损害保险兼营。农协保险以个人为主体,通过互济办法,使被保险者在遇到困难和不测时,得到资金补偿,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协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贷款和购买有价证券,由此获得的利息和利润,是农协维持正常运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而贷款也绝大部分用于中长期农业投资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及兴建社会福利设施等。农协还拨出专款作为教育费用,举办各种学习、讲座,包括从农业生产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设有学校和研修馆,对农协干部和职员进行定期的脱产培训。 总体而言,日本农协在种子、化肥、资金等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及教育培训上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使得零散、弱质的农户短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物流体系的构建,解决了农户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并且还可分享到流通领域的平均利润。农协在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克服了家庭小规模经济的局限性,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率,为将单家独户的农民纳入供应链管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从食品流通模式看日本食品供应链的特点 图1显示了日本食品流通的基本环节。日本的食品流通包括国内和进口两类渠道。其中国内流通主要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直销等形式为补充。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一般经过两级或两级以上的批发市场,这使得绝大多数农产品要经过多级批发市场的交易后,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因而提高了流通成本。但是,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后,以“直买所”为标志的直销方式正在蓬勃发展,这种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流通的环节和运输成本,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农业的发展。目前,日本农协和中央批发市场的主体流通渠道约占国内食品流通总量的60%,零售店与签约农户间的产销直送模式约占20%,网上直销、邮购等无店铺直销约占15%,近年来兴起的农产品直销店系统约占流通总量的5%。海外进口渠道以商社(外贸公司)为核心,主要连接海外供应商(或生产基地)和日本国内的批发与直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