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改革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活力,只有改革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然而,在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后,出现了动力衰减、进展缓慢的状况。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改革的任务沉重,另一方面是改革在许多层面推进乏力,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结构,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特点,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动力的弱化倾向与释放途径,对把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动力体系,挖掘新的、持续的改革动力泉源,把改革推向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结构 作为推动一国经济体制转换的动力结构,必然是一个内在因素关联互动的体系。而对这种结构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结构,如果从物质和精神的视角来认识,可以分为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解放思想、理论创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动力,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物质动力。如果从内部和外部的视角来认识,可以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国家(政府)与人民群众对发展的需求是内在动力,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是外在动力。如果从源和流的视角来认识,可以分为源动力和流动力,国家(政府)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源动力,改革主体往复互动的实践是流动力。统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结构,可以看出其构成因素。利益需求是基础因素,主体的系统作用是实践因素,其他发挥协同作用的力量是助推因素。改变现实落后面貌的利益触动,构成改革的启动机制,并以发展的主题牵引着改革的展开,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之中;改革主体的动能扩张及联动效应,将改革浪浪相推,形成改革的浩瀚洪流;其他因素的协同整合,集聚了改革主体制度创新的能量,增强了整个改革动力系统的动能强度和动能释放力度。 1.利益的基础地位 关于制度演变的动力,几百年来一直是学术理论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专家学者们从文化、道德、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这些理论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些理论往往只是看到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未深入问题的核心,因而说服力不强,普遍性不足。迄今对这一问题作出最令人信服解释的当属经济学。 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内核”之一的“经济人”假设,便是从利益诉求出发分析人的行为。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提到的“看不见的手”,便是由利益引导的。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物质利益有关。列宁曾明确指出“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1]利益是人类行为的一般动力,或者说是最根本的动力,一切人类行为都可以从利益那里找到渊源,制度变迁也不例外。 制度变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而作为改革主体的人都具有趋利避害之心。人们之所以选择改革,是因为预期改革后比不改革能获得更大的收益(我们称之为收益效应),这种效应正是推动人们改革的引擎。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也是收益效应发生作用(我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具备了使这种效应发生作用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图景来引导经济社会建设,但经过近30年的努力,预期并没有实现,现实与理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们称这种差距为潜在落差)。而当我们打开国门看到外面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国与其他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不仅那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我们无法企及,即便是一些战后工业化刚刚起步的东亚国家,也将我们远远地抛在后面(这种实际存在的差距我们称之为现实落差)。潜在落差和现实落差的存在,尤其是现实落差的存在,使我们产生了新的危机感,产生了不改革就要被开除“球籍”的危机意识。因此,可以说此后我国的改革正是这两种落差产生的“危机感”和收益效应所引发的。 我国消除潜在落差和现实落差的需要与追求利益的需要,表现为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迫切的需要,因此“发展是硬道理”。如何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众所周知,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而改革由收益效应引发,改革是为了消除潜在落差和现实落差,一句话,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发动改革的力量。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也是改革的动力,改革与发展互为动力。对于前者,人们认识得比较清晰;对于后者,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在研究改革动力时,不能忽视发展在改革中的动力地位。 发展的内在需要呼唤改革。从整体层面来说,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从具体的改革推进项目来说,是发展遇到了困难,发展的瓶颈限制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满足。我国农村改革始于食不果腹的农民,之所以改革是因为原农业体制下的作业方式已不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虽然一开始就是政府行为,但目的是为了解决面临的亏损严重、历史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等难题。当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遇到资源和环境约束瓶颈,出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时,以科学发展为牵引的体制创新被提上改革日程。科学发展对改革的促进、拉动作用是全面的、深入的,科学发展决定了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决定了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