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拉大,其中 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表现较为突出,这一现象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江泽民 同志在《论十二大关系》中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这就包括要解决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日 益扩大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及其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应地,居民整体收 入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职工工资总额1993年为4916.2亿元,是78 年同类指标的8.6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78年仅为151.79元, 1993年达到1333.82元,增长了8.8倍。[①]但是,在居民收入 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却日益扩大,东部沿海地区居民收入增长 迅猛,中西部地区居民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1.静态上,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三大区域呈现现出东高西低,由 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 为方便比较,笔者特选取江苏、湖北、陕西分别作为东部、中部、西部的曲 型省分。[②]我们看看三省居民1993年的收入状况,见表一。[③] 表一:三省居民收入状况(1993年) 单位:元
若以江苏省的数据为1,江苏、湖北、陕西三省的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 庭收入之比为1∶0.88∶0.7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之比为1 ∶0.62∶0.52。相比之下,三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要小于农村居民收入 差距。陕西省的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仅为江苏省的一半,可见三省居民 收入水平的差距之大。 2.动态上,居民个人收入增长速度呈现现东快西慢趋势,三大地 带居民收入呈现出不平均的增长格局。 进入80年人以来,中西部居民收入水平不但持续落后于东部,更重要的是 ,三大地带在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上也在逐年扩大。由于农村居民占大多数,我 们就以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变动来看这一问题,见表二。[④] 表二 三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单位:元
改革开放之初的78年,三省的居民纯收入相差不大,可到了85年,三省 差距就开始扩大,89年以后,差距进一步拉开,中西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 东部仍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到了93年,西部居民家庭纯收入仅为东部居民 的一半。这样,从发展趋势看,东部和中西部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将 进一步拉大。 对于我国现阶段出现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拄大的现象,笔者作出几点 初步评价。 1.我国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带 有客观必然性。 地区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而地区间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是世界各国具有的 普遍规律。毛泽东同志还结合中国的国情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 众多,经济发展历史就极不平衡的国度里从事经济建设不可能做到全国齐头并进 ,只能在不平衡中求共同发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 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 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 是吃了大亏。”[⑤]“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⑥]可见,要求得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靠搞平均主义实 现的,而是要承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适当地拉大差距。 2.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并不仅仅带来消极后果。 现在讲到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有些人会马上谈到它的不公平和消极方面。 的确,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国家有责任控制地区差距的合理 范围。但是,在整个国家资源有限和平均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对缩小地区经济差 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提出过高的要求,不仅不一定具有现实合理性,而且甚至达不 到缩小差距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目的。如果不能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和促进 经济发展,缩小差距不仅失去意义,而且还会变成共同贫穷。相反,允许和鼓励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些先富地区会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学习 ,形成后进赶先进,未富追先富的竞争局面,使整个经济充满活力。目前存在的 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就是在全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种在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出现收入差距,比起那种低收入水平上的平均 主义,是一种进步。同时,东部地区积累的财富也为在新的起点上缩小地区间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