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完成试验进入了发展时期。然而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资本市 场却遇到难关,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使决策者举棋难定。 第一个难题:国家股上市问题 国家股上市不行,不上市也不行,面临重重矛盾。 我国经济中,国有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和规模,还是资产总量和市场份额, 都占主导地位。因此国有企业上市后的股本构成中都设有国家股这种股权形式, 这是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的必然产物。国家股的设立是为了国有资产不流失 ,以及保证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在上市公司中,国家股约占总股本的40% 以上,加上约30%的国家间接控制的法人股,国家是股市上最大的老板。按规 定,国家股不能上市流通,而对一个股份制企业来说,大部份股不能上市流通, 只有小部份股能流通,其资本运营将有很大困难。而且,按照《公司法》规定, 上市公司只能设置发起人股和流通股,而没有国家股和法人股,因此必须使国家 股成为流通股上市流通。 人们担心国家股上市流通不能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保证国家资产不流 失。正如谁也不能保证国家股上市就一定能使国有资产增值一样,谁也不敢保证 国家股不上市就一定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能不能保值增值不在于国 有股是否上市,而在于企业经济管理和它的经济效益。上市公司不能不配股,虽 然国家1994年底曾规定国家股不能放弃配股权,但由于拿不出钱配股,只得 转让配股权。结果使国家股在上市公司股份中的比例降低,权益下降,逐渐被稀 释。尽管国家股没上市,但国有资产照样流失了。至于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并不需要国家对每个企业都控股,更不需要一定要控制一半以上股权。国家只需 对影响国民经济的关键企业,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控股,一般企业即使国家没 有股权,同样能控制社会经济。何况国家控制社会经济也不是只有控股一种方式 ,立法、制定政策是更重要的手段。因此,许多经济专家和实际工作者都建议国 家股上市流通。 从资源配置和资产管理的角度看,以股票形式存在的国有资产,尤其是以上 市公司股票形式存在的国有资产是最有灵活性、最容易变为现实资本的国有资产 形态。上市公司中国家有数以千亿元计的股票,股市发展还可以使这部分资产增 值。但国家却常常为重点建设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资金伤脑筋,问题就出在国 家股不能上市。1995年10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国家 股占45.70%,如果国家股降到只占35%,就可以腾挪出280亿元资金 用于支持国家需要控制的产业。担心出售国家股会使国有资产流失只不过是一种 心理障碍,国有资产的转让和出售只不过是资产的价值形态的转换。只要评估准 确,就不会产生流失。通过资本市场上国家股的流通,实现国有资产的重新组合 ,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对国有资产进行动态管理是可以办到的。 当然,国家股不能一下子全部上市。如果国家股如决堤之水般一下子全部涌 入资本市场,就等于一次急剧扩容,大大增加股票供应量,造成股价狂跌。所以 ,国家股上市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进行。国家股上市节奏要以实现国有资 产的价值为直接目的,把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形势作为分批上市的依据。 第二个难题:扩容问题 股市要发展,不扩容不行;但去年以来股市低迷,扩容也不行。 最近一年多来,股市上存在一种“新股恐惧症”。一听说有新股上市,马上 行情低落,股价下跌。但是我国股市规模很小,不仅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显得很小 ,就是在国内金融市场上,资本市场的比重也很微弱。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就一定要发展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就需要扩容。但在稳定股市还是扩容发 展的两难选择中,决策者举棋不定,难于定夺。 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调控手段也渐渐摆脱行政干预。转轨时 期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也是一种过渡型市场,政策、消息、扩容及其它因素都会 引起资本市场的波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去年1月1 日至10月31日共208个交易日的统计研究,政策对股市波动产生的影响最 大,分别是消息、扩容对股市影响的2.4倍和4倍;其次是消息对股市波动的 影响,特别是扩容消息比新股发行和新股上市本身的影响还大。三大影响股市波 动的因素中,对股市影响最小的是股市扩容。政策、消息、扩容对股市波动的影 响强度是4:2:1。 通过对上海股市波动次数与三大因素的关系的统计分析,政策引起的波动占 总波动次数的44.59%,消息引起的波动占总波动次数的19%,而扩容引 起的波动仅占11.59%,其它各种因素引起的波动占24.52%。由此可 见,扩容不是股市波动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变动,其次是有关消息的 公布。人们称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消息市”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上海股 市以前的扩容,也并不是股价一直下跌,不是遇扩即跌,而是有涨有落。上海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