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普遍亏损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国有企业改革 是一个无先例可循的新课题,中国的理论家和实际经济工作者在不断地探索搞活 国有企业的途径和方法。十四届五中全会江泽民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积极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放 活。”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进一步搞好国有经济指明了方向 ,为陷入重重困境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国有企业改革现状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展开阶段,现在已进入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制度创新、宏观配套改革等特征的深化改革阶段,这些改革虽然都取得了阶段性 效应,但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目前,国有企业处境艰难。1/3明亏,1/3 潜亏,1/3微处。“效益低下,发展缓慢,负担沉重,后劲不足”可以说是国 有企业状况的概述,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经济效益下降幅度明显增长。统 计表明,1980年至1985年国有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平均每年下降0.1 7个百分点,1985年资金利润率为13.9%,1992年降至2.7%, 1994年有所回升约6—7%。仍远远低于下降前的水平。第二,80年代以 来,国有企业生产产值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速度,据94年统计国有企业为5 .6%,集体企业21.4%,“三资”企业28%。第三,国有企业债务重, 负债率高达74%。贷款负债率70%,当然这与国有企业赋税重,冗员多等原 因分不开。第四,技术水平停步不前,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企业老化。国有企业是 社会经济的支柱,全国现有国有企业约40多万家,其中仅工业企业80.6万 户,上缴国家利税占65%,占全国工业企业产值53%。国有企业的发展对我 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要深化、加快改革开放,改变国有企业现状已成为必不可 少的一关。“抓大放小”就是在透彻了解这一国情基础上及时提出的国有企业改 二、“抓大放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搞好国有企业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 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确定了“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战略,这一改革战略 ,是在“九五”计划期间,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 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加速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的现实选择。 ⒈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 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 础。”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了,从而经济体制的转变也难以实现。其次国有大中 型企业发展状况直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只有国有大中型企 业发展才可能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国有 大中型企业的稳定直关整个社会的稳定。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相互作用的,稳定 是前二者的保证,没有稳定也就谈不上改革和发展。 ⒉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是有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其中有部分垄断性 产业(如造币业等),部分公益性产业(如邮电、交通、水电、煤气、热力供应 业等的绝大部分)及部分起带动和先导作用的产业(如汽车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江泽民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 主导力量,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我 们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取得实质 性进展;我们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全面提 高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就是说抓好大型国有企业,也就是说抓好了大 型国有企业,也就是抓住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也会增强宏观调控力度。国家 只要控制了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支配地位的产 业和行业,国有经济就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⒊小型企业在繁荣市场、增加劳动就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开放活小 型国有企业,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一国家应集中力量,通过深化企业改 革办好大中型企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许多小企业都包揽下来。随着改革的深 入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从整体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为各经济实体创造公平竞 争的环境,而不是靠政治力量来控制所有的企业。其二国家只要牢牢地掌握住关 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企业产品就行,其他则完全可以放开。国有企业完全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