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综合艺术,以生动的视听音像,天然的具有跨文化传播的优势。因此,在国际传播领域,电影始终是特殊而重要的载体,对国家形象的提升和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电影的国际传播。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限制,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在规模、数量、类型与效果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总体上看,从建国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主要体现为以“宣传品”为主导,强调对外宣传的功能,秉持“以我为主”的意识形态宣传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主要体现为以“作品”为主导,强调艺术家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创作特性,秉持“以获奖为荣”的专业主义理念。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主要体现为以“产品”为主导,强调市场化、产业化的属性,秉持以获得“票房为上”的产业化、市场化理念。在第一阶段,中国电影宣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获得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但在欧美各国的影响力不足。在第二个阶段,艺术家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追求逐渐体现出来,中国电影在专业创作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但在市场化、产业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第三个阶段,中国电影在国际票房方面取得一定的收获,以《卧虎藏龙》《英雄》和《十面埋伏》为代表的武侠片在国际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票房。然而,这仅仅是开启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方向,中国电影无论在专业制作领域还是在商业价值方面还远远不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国家整体形象提升方面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理想目标,应当是既体现艺术价值、又体现商业价值、并最终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以此为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影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电影国际传播的过程包含视听层面的展示和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层面的传播。中国电影在视听效果层面和欧美、日、韩等国的电影相比不具明显的优势,在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层面和外国观众也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文化的隔阂,或者说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感到陌生。此外,传播诉求、传播手段也都制约着中国电影达到最佳的国际传播效果,需要我们从整体上进行反思。 一、对中国电影所处文化背景的思考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能够直接反映一国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精神。对一国电影的接受程度,也反映出观众对该国文化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过程,是外国观众了解与接受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也和外国观众在接受中国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密切相关。 根据相关的调查,外国观众之所以收看中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很多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历史、哲学、风俗、建筑、服饰、饮食等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文化都对外国观众有着深厚的吸引力。问题在于,既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外国观众也想了解,那么为何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 本文认为,文化背景对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因为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各种文化和学说的融合,所以在整体上体现出了极大的丰富性。崇“仁”尚“礼”的儒家学说,讲究“清静无为”的道家学说,强调“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构成了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儒家的理念、道家的认识、法家的观点乃至佛家的信仰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作为文艺产品之一的电影,使其在文化层面呈现出一种多元性、复杂性的状态,这是不宜为外国观众所理解的。 与中国相比,很多国家在历史文化背景方面是相对单一的。例如,日本是一个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文化就形成了高度的统一。民族构成的单一性,客观上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同质性。当然,日本文化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外来因素,存在着多元文化的共存,比如神道教与佛教之间,还有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但是这些文化在日本不断发展与演化,最终形成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尤其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样态。这与中国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是很不相同的。所以,日本的电影在文化层面也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文化取向。例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来自于中国的孔孟之道,传达出“忠”、“义”、“勇”的信念,各种武士题材的电影大都脱离不开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近现代韩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也很多,但是西方文化基本上没有进入到韩国文化的核心层,儒家文化依然是韩国主流的文化,所以韩国电影也体现出清晰的儒家文化特色。美国的历史较短,相比中国的文化积淀也并不深厚。虽然境内不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但“自由”、“平等”、“个人奋斗”是整个国家统一的信仰诉求。正像有学者对好莱坞电影通过统一的文化意蕴来吸引观众的描述:“个性张扬、英雄主义、理想情怀是好莱坞电影独有的文化意蕴,基于科幻片、动作片、喜剧片以至动画片的混合类型片,如《蜘蛛侠》《骇客帝国》《终结者》《史酷比》《功夫熊猫》等,风行一时,吸引了许多观众,是不无原因的。”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