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中美电影新协议的签署,为好莱坞大片更大规模地输入我国市场,打开了更大的通道。相对于1994年好莱坞大片首次引进、2001年入世进入“分账大片20部”阶段,这次我国在美国WTO诉讼压力下被迫增加电影配额,好莱坞攻城掠地抢占市场的野心更明显。在好莱坞的新攻势之下,我国电影应如何应对?怎样维持较大的国产片份额,怎样提升国产片品质?本文试图从历史的回顾,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出发,提出一些宏观的战略思考、一些微观的创作策略。 一、1994年以来分账大片对我国电影的影响 1.第一阶段(1994-1998):分账大片在争议中实现鲶鱼效应 中国引进美国大片始于1994年,这不是偶然的。是当时我国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和电影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从1992年到2001年,是我国电影改革开始起步、电影市场开始对外开放、电影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1994年大片的引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开放措施。尽管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事实证明,引进的大片实现了当初引进者的设想:激活了市场,刺激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当时的情况是:从1990年到1993年,我国电影票房和人次急剧下降,年度总票房分别是:22.2亿元、23.6亿元、19.9亿元、13亿元。年度观众人次分别是:162亿、144亿、105亿、42亿。在制片方面,产量维持在126—154部之间,①但有市场吸引力的国产片每年只有有限的几部。观众对电影的兴趣骤减,中国电影面临着严重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广电部出台了《关于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3号文件)并于1993年1月5日颁布实施。文件规定,“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为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见面”。这是打破“中影”在国产片发行上的垄断以搞活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措施,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当时尝试性的改革措施并没有理顺所牵涉到的相关事务,存在的问题是:1993年,中影公司进口新片发行在1994年1月份的时候只拿到3500万元,而要承担的政策性补贴和制片厂片款以及重大题材的电影基金则达到八千七百余万元。对于中影公司来说,进口影片将是扭转窘境的突破点。由此,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提出了进口分账大片的改革开放思路:“一定要认真地开拓性地抓好外国影片的进口。中影公司的进口影片的市场占有率,不仅仅是解决中影公司经济问题,还要解决我们整个50万大军的生存问题。”②由此可见,当初引进分账大片,从微观上讲是要让中影公司走出经营困境,从宏观上讲是要激活当时疲软下滑的中国电影市场,分账大片的引进是我国电影业为谋发展而主动采取的改革开放措施。 1994年1月13日,电影局批复了吴孟辰进口分账片的报告,正式下文要求中影公司每年进口十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简称“两个基本”进口影片。这就是后来“进口分账大片”的由来。具体分账比例是:外方片商和中影公司共拿总票房的46%,省市级电影公司拿8%—10%,剩下的44%—46%为影院所有。③在此之前,我国只通过买断的方式引进外国电影,由于支付的价格最多不过两万美元,所以买到的只能是品质不高的老片子。分账方式的实施,使我国观众与世界同步观看高品质大片成为可能。后来的事实表明,也正是同步和高品质这两个因素才激活了市场,维持了我国观众对影院观影的兴趣。 第一部分账大片是1994年11月12日公映的《亡命天涯》。在引进此片的前后,我国电影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坚持抵制好莱坞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电影,另一派则希望师夷之技以制夷,在开放中以鲶鱼效应激活中国影业的竞争力。因此,当《亡命天涯》作为首部进口分账大片上映的时候,打出的宣传语是:“改革年代,激烈论争,电影市场,风险上映。”《亡命天涯》在争议声中创造了2500万元的票房奇迹,并引爆了观看大片的热潮。接踵而来的1995年,《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狮子王》、《生死时速》、《红番区》等大片接连上映,影迷看大片的习惯逐渐形成。继《真实的谎言》创造了1.2亿元票房的纪录之后,好莱坞大片在我国进入了黄金时代,至1998年《泰坦尼克号》到达最高峰,其3.6亿元的票房纪录直到多年之后才被打破。 要指出的是,大片强势进入中国市场,既激活了低迷的电影市场,满足了观众对于高品质电影的需求,又对体制陈旧、投入不足、技术落后、资金匮乏、产量滑坡的国有制片业形成巨大冲击。为此,我国1996年出台的第一部电影行政法规《电影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国产影片放映总量不得低于三分之二。这有效地保护了国产电影在一定时期内的稳步发展。尽管当时国产片能够卖座的不多,但大片掀起的市场消费热潮带动了国产片的发行放映,大片的鲶鱼效应确实刺激并提升了国有制片业的竞争力。比如早在1995年,也就是进口大片刚杀入中国的第二年,《红樱桃》在广州就已经能以237万元的零售票收入击败所有美国大片。④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的政策,打破了单一国有制片体制的格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纳民营资本进入,培育新型电影市场主体。1997年组建的第一家电影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应运而生,并在1997年12月底推出“首部国产贺岁片”《甲方乙方》。该片的大获成功,开启了国产片师夷之技以制夷,正面抵抗好莱坞大片并逐步收复失地的征程。该片捧红的导演冯小刚,后来成为我国电影业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企业“华谊兄弟”的大股东,成为改革催生的市场化导演第一人,成为国产片正面阻击好莱坞大片的中坚力量。今天来看,是改革开放的电影时势造了英雄,即使没有冯小刚,我国电影以开放促改革的体制变革也必将会催生另一个李小刚或者赵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