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判”是毛泽东时代特有的治国方法,是“文革”的三大任务——“斗批改”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是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主力军是知识分子,平台是大众媒介,形式是口诛笔伐,方法是上纲上线和“影射”、“索隐”。大批判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塑造了新的语言和文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 大批判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1949年的批判美帝文化到1951年批判《武训传》是它的雏形,1952至1955年的文化/文艺批判运动是其发展,1957年的“反右”运动到1964年的批判“毒草”影片使之走向完善。“文革”中,大批判在理论和操作上都有了新的发展:职业性的大批判组织——写作组出现,群众组织加盟,“大字报选登”成为报刊的新政。 电影大批判是大批判最重要、最热闹的领域,它由上下两种力量推动,上边是以江青为首的激进派和他们领导的写作组,下边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造反组织。上边的作用是“挥手指方向”,下边的作用是“拿起笔做刀枪”。电影大批判是中国特有的电影批评,它改变了电影的形态,对样板戏电影的出现,对“文革”电影的创作都起了重要作用。 一“我们是旧世界的批判者” 1966年6月8日,在“五一六通知”见报的23天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是旧世界的批判者》,社论宣布:“七亿人民都是批评家。”这一说法并不算过分夸张——两年前,全民性的电影大批判就已经开始。1964年8月29日,根据毛泽东对文艺的两个批示,中宣部发出《关于公开放映和批判影片〈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的通知》。“毒草”电影大批判在全国展开。半年后(1965年4月22日),毛泽东批示:“可能不只这两部影片,还有些别的,都需要批判。”中宣部随即发出《关于公开放映和批判〈林家铺子〉、〈不夜城〉的通知》。电影大批判向深广发展——《抓壮丁》、《兵临城下》、《红日》等影片也遭到公开批判。 这一波电影大批判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远远超过了1951年和1957年。它批判的也不再限于改良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而上升到资本主义复辟、和平演变和修正主义宣扬的人性、人情、人道主义。要批判这些东西,就得挖出它们的老根——苏联电影。为此,“中国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如通过朝鲜和罗马尼亚等国,购进了一些供批判用的影片,突出批判影片中混淆正义与非正义战争、夸大战争苦难、宣扬活命哲学、战争恐怖论等修正主义倾向。如《第四十一个》、《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这些影片经译制后,供领导及各界参考,内部放映”①。 这一批判为1966年2月江青主持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奠定了基础。这个会议产生了一个重要文件——《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下面简称《纪要》)。这个被毛泽东多次修改的文件后来成为“文革”的文化纲领,并为长达十年的文化大批判提供了根据。 常识对这一批判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1966年3月,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杨永直问中宣部副部长许立群:“上海要批判一批坏影片,包括《女跳水队员》,行不行?因为影片里面有大腿。”许请示彭真,彭冷冷地回答:“你去问张春桥、杨永直,他们游过泳没有?”②常识抵抗不住威权,中宣部很快就摸到了《纪要》的底,“4月7日,林默涵在全国专业创作座谈会上讲话,大量套用了尚未公开发表的《纪要》内容(后被造反派批判为‘剽窃’),批判三十年代文艺”③。在此期间,江青为落实《纪要》而奔忙,她既要跑上海,布置批三十年代的文艺④,又要关照总政治部召开的全军文艺创作会议⑤。这个创作会议仿照江青搞《纪要》的办法,看电影,找黑线,“共看了上百部电影”,内容有三:一是三十年代的影片;二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影片;三是苏联影片。这些片子统称为“封、资、修”或“毒草”。“肯定的只有几个样板戏。”⑥江青在总结报告中告诉人们,会议所看的68部国产片,除了《南征北战》等七部片子之外,其它61部都有问题,有的是反党反社会主义毒草,有的宣传错误路线,有的为反革命分子翻案,有的丑化军队干部,有的写男女关系、爱情,有的写中间人物⑦。这个会议的“贡献”,是对“政治索隐法”的推动——“文革”中写作组和群众组织在批电影的时候,基本都使用这种手法,遵循着凡是社会主义建设题材,所犯的错误必定是宣传资产阶级人情、人性;凡是革命历史题材,所犯的错误必定是歪曲历史,违背阶级路线,歌颂反动人物,违反毛泽东思想的模式。 此后,全国各大报刊迅即掀起了更大的批判热潮。十七年生产的650多部故事片被说成是“毒草丛生”。两年前已经受到批判的电影著作,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瞿白音的《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再一次被拉上审判台。苏俄电影以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也被戴上修正主义、资产阶级的帽子遭到公开批判。根据《纪要》的精神,从1956年开始放映的三十年代的优秀影片也遭到禁映。这一波大批判也为“文革”做了多方面的准备,这种准备不仅包括舆论、思想,还包括实际运作和社会心理。正如《人民日报》所期待的那样,在此后的十年里,七亿被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批评家”无可逃避地卷进了大批判的旋涡之中,而电影则成了写作组和造反派最能发挥想象力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