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后简称《十三钗》),据张艺谋讲,是十年不遇的好剧本。很多媒体评论也盛赞《十三钗》是张艺谋自《活着》以来最好的电影。另据媒体称,影片公映后,社会各界乃至业内都是一边倒的好口碑。再看网上,凡有不同意见,立刻遭到跟帖的粗暴谩骂。真是声势滚滚,不达十亿元票房誓不罢休的架势。 《十三钗》真的是一部大片架构的文艺片吗?它真的具备当代文艺片应有的先进价值和艺术品格吗?它真的像以往的电影杰作那样经得住艺术分析的推敲吗?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媒体信息,从电影语言、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的分析入手,来看一看会得出什么结论。 色彩 据张艺谋讲,策划《金陵十三钗》时,最先打动他的是色彩。再看以往表现同类题材的影片,不是全片冷调,就是黑白摄制。他觉得可以在这部影片中“拍出战争中的色彩”。① 这样做的“危险”显而易见,因为在南京大屠杀这类题材的影片中,色彩并非一个简单的颜色或色调问题,而是影片创作者的态度问题。当年甚至有人认为用彩色片拍战争都有美化之嫌,例如《日落黄沙》(1969)和《铁十字》(1977)中的战斗场面。《现代启示录》(1979)中美军直升机编队攻击越南村庄的场面也因此饱遭诟病。由此而言,《辛德勒名单》(1993)和《南京!南京!》(2009)的黑白摄影不是随便来的,它代表着创作者对这两场人类浩劫的态度。反映伊拉克战争的《拆弹部队》(2008)和《弗朗德勒》(2006),其影调也是创作者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的体现。从理论上讲,突破并非没有可能。比如,在美国独立影片《非常安全》(1995)中,导演托德·海因斯就用明亮的色彩和善意的环境来反衬女主人公莫名的、无法治愈的痛苦。 而张艺谋仅凭他的主观臆想,便认定如果书娟现在还活着,那透过彩绘玻璃第一次看到花枝招展五颜六色的秦淮河女人们的美丽瞬间,一定是她当时的经历(指南京大屠杀)中最难忘的。②既然如此,你的电影里为什么要让她看到同学被日本兵刺死呢?为什么要让她看到同学横遭日本兵暴虐摔死楼下呢?为什么要拍她差点被日本兵强奸呢?难道这些都会先于那个“神秘美丽的瞬间”被忘却吗?我们并不想指责张艺谋什么,我们甚至宁愿相信记者整理访谈时可能有误。但至少我们会说,张艺谋关于影片色彩设计的初衷,作为一个症候,可以让我们发现影片中的色彩运用缺乏思想,缺乏统一、明确的设计,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最起码,那个“神秘美丽的瞬间”缺乏历史的真实。在南京大屠杀的日子里女子哪会穿得这么色彩斑斓地逃难。即使一般的战乱时期,逃难时大家也都是衣着朴素,或适于遮风挡土,摸爬滚打,或避免露富。再者说,南京城破之时,仗已经打了一个多星期,就算国难当头翠禧楼生意再旺,日本兵也不是空降当街,妓女们也还是有时间换下职业服装逃走的。 换个角度,如果说为了艺术就要牺牲历史真实和生活的逻辑,就要让战争和美对立起来,揭示残酷的暴力对美的毁灭,那也可以。但纵览全片,我们全然没有发现这种对比的色彩结构。结合张艺谋关于“神秘魅力的瞬间”的想法,以及翠禧楼的招牌曲“秦准景”的设计,特别是那个众妓一字排开向观众款款走来的慢镜头,我们忽然领悟,这些写实而又略带浪漫的“色彩斑斓”只是潜藏着一缕怀旧而已。秦淮河,六朝金粉之地……打住!在1937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的妓院,秦淮河女人们(暂且不论她们的身世和遭遇)的战前风光,竟是可以或值得在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中加以缅怀的吗?! 再换个角度,“神秘魅力的瞬间”的想法虽然天真,却也不无发展的空间。教堂彩绘玻璃的色彩与妓女们服饰的色彩显然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意义系统:一个是表现宗教理想之极致的色彩,另一个是表现低俗尘世之极致的色彩。当这两种色彩同时出现在书娟“看”的画面时,便暗示着书娟心里也存在着这两种不同意义的“美”的对峙和对抗。她的身份所带来的对基督对天国的崇敬与一个青春期女孩对性感女人的认同恰好暗合这两种色彩。而书娟对玉墨们的认识转变,特别是玉墨们为学生们所做的牺牲,最终使这两种不同意指的色彩在书娟感恩的心里交融并升华。可惜的是,导演对书娟心理色彩的设计仅止于那个“瞬间”,而未能在整体结构上形成与叙事层面相对应的心理表现层面,从而使影片的艺术水平大打折扣。 由于导演艺术思考的肤浅,影片中的色彩除了怀旧,其他的(如教堂的彩绘玻璃)便成了被子弹打穿的道具,顶多可以阐释为战争对美的破坏。就是这样一个浅浅的小概念也是不统一的,比如李教官安置好浦生正准备离开,被掉下来摔碎的酒瓶吓了一跳,他抬眼一看,穿着教士服喝醉了酒的约翰·米勒背后衬着那轮美丽的彩绘玻璃。这个色彩在这儿是啥意思呢?要知道这时候米勒还是个执意要嫖玉墨的洋混混,还没变成保护学生的“约翰神父”呢。李教官坚守绸布店的色彩运用就更幼稚了,那些炸飞的彩布条除了使观众出戏,一点效果都没有。 在电影中,色彩和色调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程式,甚至是一种思想。它们体现着导演对表现对象的态度和看法,电影史上的大量佳作堪以为例。不要说拍电影光凭感觉就行。心里没弦,弹出曲儿来也是乱的。 视点 《十三钗》是以书娟的视点叙述的。据说也是张艺谋一再坚持确定下来的。③导演运用视点镜头+视线剪辑(正反打)来凸现书娟的“看”。它纵贯全片,约有十五次之多。显然,这种技巧旨在1.表明整个故事的叙事视点基本是书娟的主观叙事;2.作为引入特定场景或展开特定场面的动机;3.揭示书娟的心理感受,这应该是人物心理描写乃至整体人物塑造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