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曾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学派的电影流派。它曾以鲜明的思想性,高超的拍摄手法和深受观众欢迎的观赏性在世界电影中叱咤近半个世纪之多。但是随着苏联解体,本来统一发展的苏联电影也随着15个前加盟共和国的分道扬镳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尽管15个前加盟共和国的电影业对苏联电影业的“产业遗产”继承不一,但是这些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都经历了产业的萧条期。而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各个前加盟共和国的电影业逐渐走出低谷,尤其是俄罗斯的电影业,以新的姿态重新走入世界电影版图。即使不少前加盟共和国的电影屡屡出现在国际大中小规模的影展的名单之上,但是对于国内的观众而言,他们能观看到的也就是非常有限的几部卖座的俄罗斯商业大片。回顾过去十年,仅仅只有俄罗斯的“新俄电影”让前苏联地区内外观众耳目一新之外,其他14个的前加盟共和国电影未能有较大的突破。本文将就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在新世纪十年以来的产业概况和文化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前加盟共和国电影的国际地位 本文探讨的“前加盟共和国”,是指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先后加入苏联的15个共和国。而在苏联解体之后,这15个前加盟共和国获得独立,成为主权国家。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东欧四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外高加索三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亚五国)。前加盟共和国与冷战时期“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一样实行过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无论东欧诸国,还是前加盟共和国都有着沉重的“社会主义史”和后剧变后解体时代的艰难社会现实。但是与东欧诸国不同的是,15个前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之后并没有存在过一个共同的话语空间,在政治上的表现则是独联体的松散政治体制,而在电影上的表现则是各个前加盟共和国的电影并没有“共性”,即各国并未能通过一个普遍能相互接受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对过去的历史及现实社会进行电影上的描述。之所以会出现“缺乏电影共性”的原因很大程度取决于政治层面的因素,即各加盟共和国对苏联历史等政治问题存在不同立场和褒贬不一的态度。譬如说,同在200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推出了一部“二战”题材的电影《敢死连》(On The Unnamed Hill,2004)和《英雄连》(Company Of Heroes,2004)。前者以大量笔墨描绘了“二战”中红军英勇抗击德军的光辉英雄形象。而后者则是描绘了乌克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血泪史,电影甚至把苏联红军视作阻碍乌克兰民族解放的敌人。因此,历史政治上的分歧导致了电影上的共识不能达成。而这也导致了前加盟共和国地区电影在电影思想上无法聚拢成一股反思浪潮,整体实力大不如前,在世界电影版图未能达到苏联电影地位的原因之一。而谋求重返“电影大国”地位的俄罗斯在这十年期间凭借商业电影和“新俄电影”两股力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也会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而在过去十年里,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分别报名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评选。其中,同在2007年,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伊科夫的《12》(Twelve,2007)和谢尔盖·邦德诺夫(Sergey Bodrov)的哈萨克斯坦电影《蒙古王》(Mongol,2007)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但是,两部电影最终并未获奖。而俄罗斯新生代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Andrei Zvyagintsev)在2003年凭借《回归》(The Return,2003)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回归》(The Return,2003)是苏联解体后第一部获得此项殊荣的前加盟共和国电影。而他在2007年和2011年分别凭借《将爱放逐》(The Banishment,2007)和《伊莲娜》(Elena,2011)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提名和第64届戛纳电影节“特别评委奖”。俄罗斯另外一位新生代导演阿列克谢·普斯科帕里斯基(Aleksei Popogrebsky)在2010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凭借《我是如何结束这个夏天》(How I Ended This Summer,2010)获得金熊奖提名和双料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以及突出艺术成就奖,总计三个大奖。总体而言,前加盟共和国电影在国际三大影展上都有提名和获奖。在其中独当一面的则是俄罗斯电影。 在前加盟共和国之中享誉国际的导演也是屈指可数的,他们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在过去十年里,多产的乌克兰女导演琪拉·穆拉托娃(Kira Muratova)先后完成了《二等公民》(Second Class Citizen,2001)、《契诃夫的主题》(Chekhovian Motifs,2002)、《调音师》(The Tuner,2004)、《一事二了》(Two In One,2007)、《街头手风琴的旋律》(Melody For A Street Organ,2009)等5部作品;尼基塔·米哈伊科夫在新世纪向商业片导演转型后的主要作品有《12》、《烈日灼人2:离散》(Burnt By The Sun 2,2010)、《烈日灼人3:碉堡要塞》(Burnt By The Sun 3,2011);俄罗斯另一位老一辈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在新世纪也拍摄了十余部纪录片和剧情片。其中的《俄罗斯方舟》(Russian Ark,2002)和《浮士德》(Faust,2011)备受国际影坛关注。此外,格鲁吉亚的女导演娜娜·裘杨兹在移居法国之后拍摄了《27个遗失的吻》(27 Missing Kisse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