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电影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新电影时期后,台湾电影逐渐失去市场的青睐,许多学者与影评人将这种状况归咎于一百多部台湾新电影把观众“赶走了”,如影评人杜云之曾针对《玉卿嫂》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投书至报社批评新电影把台湾电影二十年来扎下的产业基础给“玩完”了;电影工作者詹宏志也为文从影评分布不均、没有积极的投资、没有足够的市场无从改善电影的技术品质及管理阶层等问题来分析台湾新电影工作者与市场渐行渐远的几项重大缺点。本研究认为,将台湾电影“玩完”的,并非如影评人所说,是所谓的台湾新电影,我们将从产业、政治、社会、国际关系等各面向进行考察,再探台湾电影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的繁荣景象进入80年代萧条光景的真正原因。 一、越玩越完——20世纪70年代台湾电影产业营运状况 台湾电影年鉴及相关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十年间台湾本土不含公营片厂的制片公司就有360余家,总生产量高达1906部,在1978年更达到单年270部的产量(表一)。除此之外,根据制片协会统计,1972年“国产片”海外销售总数超过150部,外销地区多达53个,遍及中东、欧洲、非洲及美洲,收入超过四亿元,时至今日仍是台湾电影产业难以突破的纪录。甚至曾有新闻报导,白景瑞执导的《家在台北》在遥远的非洲也大受欢迎。1974年台湾电影外销成交数额更高达八亿元台币,足见70年代台湾电影产业在“政府”政策与国际经贸环境的配合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1.“一片公司”的兴起 石油危机的不景气影响台湾电影产业进入安全自保的经营形态,合作投资减低风险的经营方式逐渐风行,“一片公司”也随着这种形态的经营方式而出现,并大为盛行于中后期。“一片公司”不限于电影生产的制片环节,也存在于发行环节。其数量庞大,成本低,利润不稳定。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五年间,压迫主要制片公司生产量下降至365部影片,其中前五大只占了17.53%,与70年代前半的28.13%相比大幅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制片公司的数量在短短五年内从37家增加到87家,在下列的图表中可以看到,较具规模的大型制片公司有的受不了竞争而瓦解,或者转投资别的产业,改用合资等方式来经营电影事业,中小型制片公司数量大增,大型制片公司数量减少,生产片数和总生产比率也随之降低。
电影产业成本高,风险也大,这些“一片公司”的出现象征本土电影市场仍算是繁荣,但这些公司多半不认真计划经营,投资毫无诚意,生产或发行影片只图短期利益,无论赚钱或赔钱都停手以规避税赋或债务。大量的“一片公司”出现造成70年代中后期电影市场渐趋不稳定,这种经营方式无法为台湾电影生产培育较具规模的大型企业,其经营及影片选材、拍摄都缺乏长远规划,都以跟拍、抄袭早期台湾电影或同期香港的成功电影为主,小成本小制作根本无法与同期香港新艺城公司等高质量的作品相比。台湾电影制片公司与发行公司在短短几年内看似数量暴增(表二),但实际市占率却不升反降。更可以看到虽然出品数量增加,但在电影院数量稳定成长的情况下,台湾电影真正上映的数量也逆向下降。这些一片公司虽然象征了7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仍有利可图,却更严重消耗了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电影累积的市场信誉与观众信心,甚至也拖垮了大型制片公司。
2.20世纪70年代台湾发行公司的状况 70年代的发行商趋势是从大片商走向中小型片商。呼应上段“一片公司”的兴起,1973年石油危机后,台湾整体经济走向多元化投资,许多片商对于将大量资本投资于电影单一产业没有信心,加上看到第一、国联、联邦等大型片厂受经济危机重创倒闭的先例,更是引发一股短期、合资投资发行的风潮。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大型规模的电影企业自此不再出现,而电影工业的主导权由整合发行与映演管道的中小发行商一手掌握。在1975以后,堪称大规模制片公司的机构仅存中影,垂直整合率下降一半(37.26%)(表三)。 更进一步探讨,资料显示70年代台湾切割垂直整合的状况和整合制片与发行的好莱坞不同,主要发行公司多切割上游制作环节而垂直整合下游映演通路。主要业者可见下表,除公营的中影外,规模排名前几大发行业者几乎都有戏院在旗下,立全发行整合华声戏院;皇子与新海发行整合南京戏院;唯亿发行整合“中国”院线与今日院线;龙祥以代理西片起家,后来便开始与香港新艺城合作,投资香港制片、取得其在台的发行权,并进一步运用这些片源取代第一影业,成功切入掌握“中国”院线的排片与供片。其他公司的收入主要也以代理发行西片或港片为主,投资于制片的部分都是小额而分散的。这些情形象征了电影工业的经营主流转向由中小企业组成,全球化的多角化经营方式与分散风险的投资策略深深影响了台湾的电影工业。从以下表格(表四)可以发现,发行公司的总数量增加,但前几大发行公司所占的比率却减少,这代表发行业务的分散,合资与临时成立“一片公司”来发行的经营情况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