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政绩”是本文阐述的主题。现就当今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概述如 下,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1、政绩乃干部从政勤政的成绩。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以“政绩突出”、“ 政绩平平”这样的字眼来评价一个干部的才干和能力。有人认为,政绩是选拔干 部的“筛选器”,有人认为,政绩是区别庸官与公仆的分水岭。 然而,不管把政绩说得如何神圣或如何神秘,人们都能够揭开它的面纱,区 分它的大小和真假。应该说,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好的,许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苦干实干,造福百姓,把政绩的丰碑建立在群众中,深 受人民爱戴和称赞。可也有些干部恰恰相反,为了个人的名利地位,不惜损害群 众利益,乱铺摊子,追求轰动效应,跑上头,瞒下头,把所谓的政绩加深在上级 领导的印象中:有的人作风漂浮,好大喜功;有的上级部门考察干部政绩只看报 告不听群众意见,只看数字不重视实际效果;让一些追求急功近利甚至造假政绩 的干部钻了空子。 政绩的本来面目应是人民公朴为人民办实事的成绩,不知从何时起,却被一 些“假公朴”们偷梁换柱成了价值取向和追求荣华的心态了。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应该对那些扭曲了“政绩”本意的人大声疾呼:还政绩本来面目吧! 2、为政者都希望有政绩。政绩为何物?古人常把修路筑桥、兴善除恶当作 为政之绩。但深究起来,它包蕴着更深层次的涵义,一出古戏中表现兴善除恶的 台词道出了真谛: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看来,为民作主、为民办 事在古代就是为政者政绩的重要内容。星移斗转,时代变迁,今日从政者乃是人 民的公朴。公仆者则是人民的服务员。所以,今日公仆之政绩,绝不只是考察其 如何为民作主、如何为百姓的衣食父母了,而应是考察其怎样为人民服务。我们 众多的党政机关都在醒目之处大书“为人民服务”也佐证了这一点。既然今日之 为政者是为人民服务的,那么,监督、考察其政绩,就要考察其诸多服务的目的 、服务的态度、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效果等方面。 有一种观点认为,服务本来就是好事,难道还会有不好的目的?报载,有的 厂长经理勤勤恳恳地“服务”,大得民心,忽一日,人们却发现其或贪污受贿或 席卷公款外逃。这能说他昔日“服务”的目的纯正?前已说到,古人常把修路筑 桥、兴修水利、兴善除恶等当作政绩,今人也并非不是这样认为。但我认为,诸 如修路筑桥等类举动要看其是否是着眼于人民的福祉、社会的进步。是,则是政 绩。如若这类举动是着眼于收买、笼络人心,以利于其更有效地统治百姓,那就 很难说是什么政绩了。其实,有的人服务是为了奉献,有的人服务是为了索取, 因此,考察政绩要考察服务,考察服务就要考察服务的目的。 一提起服务态度,人们自然就会想起服务态度不好的那些单位。假如为政者 叫人忿忿然而又无奈,其服务态度就大成问题了。服务态度看似小问题,实则关 系重大。据报载,上海浦东精干高效的“小政府”由于服务态度好,使中外客商 乐于在此投资。可见,服务态度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和一系列契机。政府机关工作 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可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发展契机,并成为巨 大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繁荣。 为政者要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取得较好的政绩。高质量的服务来 自高素质的人才,来自竞争机制。现在,“公务员制”、“考试录用”、“聘任 制”等等,为政府机关录用高素质人才,内部形成竞争机制、真正提高服务质量 奠定了基础。然而,基础毕竟仅仅是基础,“基础”要变为现实的高质量服务, 还需要先进的目标管理和制度保证。就制度而言,制度的保证,关键在于“制度 ”的实施是否严肃。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礼义之邦,人们办事往往重感情。但是 ,一而再,再而三地感情用事,“制度”便会形同虚设。没有了制度的保证,亦 难有高质量的服务。诸多事实一再告诉我们这一点。 公仆为人民服务不能不讲究效果。怎样看待服务的效果?有的以人为中心, 注重人际关系,以此来推动工作。有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注重工作的进度、工 作目标的实现。就政绩而言,不能由其受人欢迎的程度而决定。现实中常可以看 到人的因素干扰政绩考核的情况。克服人的因素成了考察服务效果的重要一环。 克服人的因素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量化考核”。“量化考核”中难免有人邀 功心切而作假,对此,只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就可以了,不能因此而否定“ 量化考核”的科学性。 总而言之,公仆的政绩来自服务。热诚服务,人民不会忘记你;目的不纯、 好大喜功,人民不会承认你。因此,为官要有政绩,就要摆正一种关系——公仆 3、政绩有真有假,古今亦然。 从司马光《涑马记闻》文中,知滕子京谪守巴陵之前便有贪污的前科;巴陵 任上又借重修岳阳楼之机中饱私囊。但他却请同年进士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来掩饰他的贪污劣迹。这是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