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新中国诞生后,于 1955年由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8年投产以 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武钢已成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从改革开 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后,武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从实 际出发,经过不断改革,使生产经营开始走上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冶金行业和全国大中型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八五”期间,武钢总计生产钢2457.9万吨、生铁2541.4万吨,分别比 “七五”增长11.14%和17.43%;生产钢材2154.1万吨,与“七五”持 平。实现销售收入617亿元,比“七五”增长143.97%; 实现利税140 .2亿元,比“七五”增长77.3%;上缴利税87.2亿元,比“七五”增长 53.8%。1995年,武钢生产生铁553.7万吨、钢525.2万吨、钢材445.5 万吨,比1994年分别增长1.11%、3.06%;销售收入183 亿元(不含税 ),比1994年增长33.5%;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5.3%, 实现利税 32.2亿元;出口创汇2.95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57.08%; 国有资产保 值增值率为143.64%,比1994 年提高28.6 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由 1994年的61.77%下降到51.09%,下降10.08个百分点; 存货周转率为 3.04次,比1994年加速了0.79次。 一、优化生产组织结构,推进经营机制转换,探索企业集 团化建设,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武钢的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让利、利改税直 至承包经营,武钢逐步获取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在人事、劳动、分配 等方面相应地进行了若干改革;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中,武钢得到一 定的实惠,有了一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但是,由于改革仅 仅是计划经济体制范围内国家与企业之间某种权力和利益方面的微调, 武钢没有摆脱政府的附属地位,生产经营不能不继续听命于上司。 第二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为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为方向后,武钢的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武钢领导狠抓思想解放和观 念转变,把面向市场经济、转换经营机制、组建企业集团、进行公司制 改造作为改革的基本内容,改变依赖国家的等、靠、要(即等政策、靠 支持、要条件)做法,自觉地、主动地推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精干主体、分离辅助。 武钢同其他大多数国有大中型老企业一样,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 :结构重叠,人员过多,12万职工守着钢铁吃饭,大量人力、物力得不 到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武钢从 1982年后的10多年来,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使钢铁产量由200 多万 吨增加到500多万吨,同过去相比,劳动生产率有了成倍增长。 武钢提出“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革举措的指导思想是,改革要 :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劳动生产率 的增长,有利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使企业的 高效益目标建立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基础上,使武钢在市场中拥有强大 的竞争力。 武钢“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改革,是通过组织分离、功能分解 、人员分流逐步实施的。1992年8月,武钢先将占公司职工总数60 %的 非钢铁生产的辅助性专业单位,同钢铁生产的主体部分从组织结构上分 离开来,按照专业特点和协作原则,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将它们 分别组建成为钢铁生产主体进行协作的、面向市场的经济组织,对内是 主体的专业协作单位,对外是独立的经营实体,并且将符合条件的单位 改造成为公司。目前,武钢的分离部分已先后组建成了四大公司(矿产 品开采、企业发展、经营开发、冶金设备制造)、十二个小公司(检修、 建设、耐火材料、交通运输、电修、金属结构、民用建筑、粉末冶金 、煤化、铁合金、涂层带钢、兴达产品加工)。通过组织结构的分离, 武钢非钢铁生产辅助单位职工共分流出了7万余人, 使直接从事钢铁生 产与管理服务单位的职工减为5万人左右。 为了使各种人员都能得到合 理安置,武钢采取了“先挖渠、后放水”的做法,开辟了以经营第三产 业为主的新的经济领域,成立了新的经营实体。 武钢通过“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改革,内部发生了两个较大的 第一个变化是:从单一化经营开始向专业化协作和多角化经营迈出 了可喜的步伐;与此相适应,在管理体制上也由原来的集权管理向集权 、分权、授权管理相结合的格局转变。管理体制格局的转变体现在以下 方面:(1)对钢铁生产主体部分, 打破原来大型企业传统的多层次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