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民 江西省台办) 本文试图透过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主客观因素,客观地评价 台湾的经济建设,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的40多年中,台湾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新 兴的工业发达地区,与新加坡、香港、韩国并驾齐驱,被誉为亚洲“四 小龙”。40多年来,台湾经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一)经济增长迅速、物价基本稳定 40 多年来, 台湾经济长期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速度, 特别是在 1961—1988年的28年中,台湾经济增长平均每年高达9.3%, 不仅比工 业发达国家的3.6%高1.6倍,而且在亚州“四小龙”中,也是增长最高 者。进入90年代,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其经济成长率有所下 降,但仍维持在5%—7%左右,高于西方工业化国家。 在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台湾的物价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1961— 1988年的28年中,经济以年均9.3%的速度增长, 而同期物价年均上涨 率却只有5.6%,长时期保持较低的物价涨幅, 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二)形成了较雄厚经济实力 1951年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仅为122亿元新台币(当时约合 12亿美元),1995年则达到264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8位,四十四年增 长200余倍。1953年全岛人均国民生产值167美元,1992年突破1 万美元 ,1995年达到1.2469万美元,排名世界第25位。五十年代,台湾的国际 收支尚为负数, 七十年代初, 外贸开始盈余, 1994 年进出口总值达 1783亿美元,其中出口值达930亿美元。外汇存底高达970亿美元,仅次 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名。据世界有关权威机构评估,台湾经济在全球 中的竞争力列第11位。台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经济结构明显改变 在六十年代以前,台湾经济基本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其经济结构已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 结构上来。1990年,台湾的农业比重降为4.2%,服务业上升为53.5 % ,工业则为42.3%。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其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农业人口比例逐步缩小,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口比例逐渐增大,到 1990年,台湾农业就业人口比率为12.83%,工业为40.89%,服务业为 46.28%。 台湾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从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反映出来,而 且从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中也可明显看到。日本占领时期,台湾工业基 本是资源型工业(带有掠夺性)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少量的基础工业。 到了五十年代,仍基本维持这一结构。六十年代台湾着力发展轻型加工 出口工业。七十年代开展推动产业升级,先发展了一段重化工业,成效 不明显。进入八十年代,台湾大力推进电脑、资讯等行业的发展,并取 得成效。目前台湾的电脑工业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居世界第4 位 。目前,台湾工业已经将劳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岛外(主要是大陆), 高科技、高附加值工业产业群体基本形成。 (四)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六十年代末台湾开始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1989年底,台湾各类学 校已达3660所在校学生共464万人,居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台湾职工月平均收入均在1万元新台币以上。 全岛汽车拥有量1990 年达232.8万辆,私人轿车拥有量每千人达106.5辆,家用电器已全面普 及。随着收入的增多,人们的消费结构、食品结构和医疗保健、居住条 件和环境等均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二、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因素 四十多年来,在台湾这块土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人口稠密 的小岛上,经济能获得高度的发展,有着诸多深层的客观因素。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起步基础较好 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直至1945年。 五十年中,日本殖民者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向外扩张的需要,在台湾推行 了非常彻底的殖民统治,在保持台湾经济殖民地性质的同时,采取了一 些措施来开发台湾经济,使台湾名符其实地充当日本殖民主义者的“补 给岛”。1945年,国民党当局接收台湾时,台湾全省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远远高于大陆各省。这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具有相当的基础。日本投降时全岛已有铁路1204.7 公里,其中公营铁路901.3公里,私营铁路296.1公里。公路总长5599公 里,其中公营干线769.2公里,民营专线4830.7公里。飞机场17个, 另 还有基隆、高雄、花莲等重要港口。电力工业,日本统治时最高达到年 发电12亿度,大部分城镇均已用上电。 (2)工业初具规模。据有关资料记载,1940年,农业人口降为49 .1%,工业产值上升为45%,可见,当时的台湾,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