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至1991年的治理整顿和1993年开始至今的整顿金融秩序、抑 制通货膨胀,是两次成功的宏观调控。对这两次调控的成因、手段、方 式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和体制方面已 发生的变化,有助于为今后的宏观调控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一、两次宏观调控的成因比较 1.经济秩序混乱。在两次调控期间,经济秩序发生混乱的市场形态 有所不同。在治理整顿期间,经济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市场的低级形态 商品流通市场中。1988年,改革处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居民对通货 膨胀缺乏认识和心理准备。居民为“保值”在全国范围内抢购商品,问 题主要出在商品市场上。1993年金融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在全国范围 内出现“三乱”,即乱拆借、乱集资和乱发企业债券。“三乱”造成资 金、土地、外汇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大幅上扬。利益主体为筹集资金不惜 手段乱拆借,破坏了金融秩序,在市场的高级形态资本市场上出现混乱 2.农业发展缓慢,也是两次调控中都遇到的问题。前一次造成农业 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自1984年创高产纪录后,受“农业过 关”论的影响,政策导向发生偏移,投入相对减少,导致农业生产连续 3年徘徊不前。同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至1988年, 农业已无力支撑非 农产业的过快增长。后一次1992年受加快改革进程的推动,经济过热形 成一系列“经济热点”,如“证券热”、“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 ,资源大量投向非农产业。因农业投入不足,耕地急剧减少,导致粮食 产量下降,粮价暴涨。 3.通货膨胀是经济秩序混乱、农业发展缓慢的必然反映。前一次通 胀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规模超常扩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造成社会总供 求失衡,货币超经济发行,引发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后一次通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革的深入,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将资源主 要投向能够在短期内带来高收益率的资金、土地房产和证券业。耕地减 少,资源从农业流失,粮价推动物价普遍上涨。两次通胀的共同点是投 资品和一般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在采取反通胀措施后,回落较快。农产品 价格涨幅回落则相对缓慢,且伴有较长的滞后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 )两次“过热”所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现象,分别发生于不同的市场形态中,商品流通市场和资本市场。这既 表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也说明经济秩序混乱,有可能 在我们所不熟悉的市场形态中再次发生。(2 )农业生产始终是国民经 济的薄弱环节,历次经济波动无不与此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易受损害,须寻找符合国情的农业保护政策,并作为宏观调控的 实施基础。(3)两次通胀, 前一次受“保值”心理和消费高潮提前到 来的冲击,显现出体制转换中旧体制的影响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特 点。后一次通胀则是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价格上涨,体现出成本推动型通 货膨胀的特点。(4)需加强对通胀诱因和居民通胀预期程度的研究, 并作为宏观经济监测的重要数据,甚至可作为判断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 二、宏观调控手段比较 1988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直接与间接手段并用,但偏重于采 用直接干预手段。直接干预手段有宏观经济政策从扩张逆转为“双紧” ,严格控制银行贷款规模,全国“一刀切”,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及 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等项措施;体制改革明显放缓,一度基本停顿 。间接手段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两次提高居民存款利率,实行储 蓄保值补贴。在当时条件下,强硬的直接干预加间接调控手段很快发挥 作用。紧缩效应在短时间内扩散全国,有效抑制住通胀的恶性发展。进 入第二阶段,面对企业资金紧张,“三角债”严重,经济增长软弱的情 况,一方面由物资部门收购企业的积压产品发挥“蓄水池”作用,另一 方面由国家银行注资解开“三角债”。利率和汇率手段的联合运用,对 促进出口,拉动经济走出低谷,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993年5月开始的宏观调控, 以货币金融政策为主的间接调控手段 的作用大为增强,法制手段发挥重要作用,继续推动改革进程并作为调 控手段加以运用,行政手段的作用则明显弱化。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2个月内连续提高居民存款利率,恢复保值储蓄; 央行发行特种金融 债券;为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央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收购几十亿美 元,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配合从紧的货币政策,财政部发行国债约 1000亿元。这几项措施,控制住了通胀预期的发展。整体观察在调控手 段的运用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改革推动宏观调控;二是依法调 控,辅以适当运用行政手段。 特点一,与治理整顿期间改革一度停止相比,这次宏观调控没有停 止改革,而是努力推进改革的深化。在改革的推动下,调控手段多样化 ,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其一表现为采用新的调控手段,为控制投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