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临川中学 郭兴汉) 最近,教育界提出来一个喊得很响亮的口号:“从应试教育向素质 教育转轨。”我认为这个口号提法不妥。因为这个口号违背了客观实际 ,脱离了客观现实,在理论上讲不通,在实践上难以操作,完全是凭“ 想当然”提出来的。 一、“应试教育”无法向“素质教育”转轨 “应试教育”,顾名思义,简单地解释就是应付考试的教育。对“ 素质教育”,一般的文章界定得模糊笼统而不够明确。查《现代汉语词 典》,“素质”一词一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是“心理学上指人 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无疑,这定语“本来”与“ 先天”的概念指的是“胚胎时期的生来就具有的”。既然如此,那还怎 么去进行教育呢?可见素质教育中“素质”一词,指的肯定是第三个义 项——素养。查“素养”者,乃“平时的修养也,而“修养”者,是指 “学习、品行方面的学习和锻炼”,“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 面的一定水平”。无可置疑,这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 ,的确是可以通过教育而加以提高的。 众所周知,在教育上有一个起码的最基本的常识:“教”与“学”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仅是外因,“学”才是内因,“教”只 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教得好并不等于能学得好,学生的吸收不可 能是“一刀切”,一句话,教育决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而 无果,任何教育都失去意义。 这样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检验学校与教师教学水平,特别是检验学 生受教育后素质高低的标准是什么?肯定会说:标准是由学生学得好坏 来反映。那“学生学得好坏”的标准又是什么?回答肯定是:学生学习 质量的高低。那“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中的“高”和“低”的依据又 是什么?靠什么来检验它?毋庸置疑,检验的手段只有考察或考试。这 样,就离不开一个“考”字。可见,没有“考”就难以有“试”,没有 “考”就难以有“察”,而没有“考试”或“考察”,就无法衡量和确 定学生素质的高和低。既然如此,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应试教育”呢? 又怎么能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呢? 纵观世界,对学生的考试与考察都是十分苛刻的。如学生进美国哈 佛大学,数学与英语必须参加全美学习委员会的统一考试,而且成绩总 分加起来必须要有1450分。这还不行,还要看GPA的成绩, 即高中各学 期各门功课的总评分数。这各科成绩约等于上海80分以上的优良者。而 具备了这些才仅仅有资格去报名参加名牌大学的考试。由此可见,在对 孩子的教育上,世界上绝没有无“应试”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应 试”,有教育就有应试和应试教育。应试和应试教育是检验素质教育结 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取代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 无法低估的。 有人曾多次精心调查后证明: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为人类作 出杰出贡献的素质较高的成功者,都是应试场上的佼佼者。一般的素质 较高的成功者,在应试场上的比例就更不用说了。应试和应试教育是教 育上的一个重要手段,提高人的素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是任何人 都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因此,任何教育上的改革都不能也不应该害怕 、逃避和排除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走向成功的并为之服务的必要阶梯和 保证。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试想,没有“手段 ”又何来“目的”?你要人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操作时 ,怎么能够使“手段”向“目的”转轨呢?即怎么能够把应试教育跟素 质教育截然分开并完全对立起来呢?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说得好:“教 改的成败不能只看分数,但成功的教改必然不怕考试,过不了考试关的 教改必定是短命的。” 二、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不应归罪于应试教育 毫无疑义,考核学校与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得好坏的标准,是学 生学习质量的高低。而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必须靠考试或考察来检验。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以分数定优劣,甚至 定终身,对师生来说,的确压力太大太重。由于分数是“命根”,必然 会造成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教师在教学操作上始终难以摆脱 为考试服务的束缚,使整个教学活动不得不围绕着为升学考试或考察而 转动,以致于偏重于考试,偏重于分数,把教育的重要手段(应试教育 )放到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之上,把手段当作了立身的“王牌” ,当作了教育的最终追求的目标,颠倒了主次关系,弄错了主次位置, 造成学生的课业越来越重,使学生成为只知埋头苦读、埋头应付考试的 工具,后果是严重的。但其罪恶是应试教育跟素质教育错位造成的,不 应归罪应试教育。在纠正这一错位问题时,更不能由一个极端跑到另一 个极端,矫枉过正,提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