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企关系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体制长期沿用着高度集中统一的,以 行政办法管理为主的“大一统”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机构按行政区划 设置,内部实行纵向“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机关式管理办法,不讲 核算,忽视效益。在资金分配、使用上造成吃国家资金的“大锅饭”。 同样,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不论是生产经营计划,还是资金供应 ,都完全依赖政府命令和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的下达。因此,银企之间的 关系是在不讲各自经济效益状况下的单纯的资金供求、保包关系。 二、新型银企关系的构想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由过去从 属政府还原为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银行由以往的“管审员”、“大出 纳”回归为真正的金融企业,银企双方皆以真正的企业身份出现,真正 成为独立经济实体之间平等交易、互惠合作的信用关系,即按照《商业 银行法》的要求,银行与企业之间将是“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 ”的关系。作为商业银行将不再承担政策性信贷业务,也不再无条件承 担企业资金供应责任,而是以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 则,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 机制。特别是通过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银行内 部管理防范机制和内部约束机制,规范自己行为,提高资产质量。作为 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不再主要依据政府的行政命令或指令性计划安 排自己的生产。而是在国家宏观政策间接指导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 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企业将依据自身所处的行业、发展的阶段和经营 的需要合理确定自有资金比例,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元吸收和不断 地充实自有资金等措施建立增加资本金的新机制,不再单纯依赖于银行 ,以增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我发展和抗风险能力。银企双方角 度的转变,决定了银企关系必须重新组合。 当然,这种新型的银企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奉行计划经济体 制已几十年,在许多人眼里,企业从来都是“公有”,银行从来都是“ 国办”,企业过度依赖政府,同时还过度依赖银行的观念和行为依然根 深蒂固,而银行也尚未消除“行政机关”,“管理部门”等观念。况且 我国资金资源60—70%在企业,企业又多是高负债经营,企业是银行最 大债务人,银行是企业最大债权人,这种银企之间的“保、包”关系在 我们这个资金资源匮乏的国度里要持续较长时间,理顺这一关系同样也 是一个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因此,要实现新型的银企关系,必然需要一 个过渡阶段。 三、找准结合点,是重塑银企新型关系的必要途径 1.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转变企业花钱单纯靠银行或等政府来拍板 的观念。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要加深自身的技术开 发和技术改革,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 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以此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吸纳 生产要素的能力。同样,作为信用中介的商业银行,也应彻底转变过去 那种以管理者自居或“慈善机构”的束缚,认真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 则,把握贷款投向和投量,进而更有效地支持经济发展。 2.调整好两个结构。一是调整好银企各自的资产结构。对企业来讲 ,调整好资产结构,不能单单停留于某个企业,要在集中力量抓好一批 大型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对现有低水平、分散、重复 的企业结构,予以兼并、联合,对长期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无发展前 途的企业通过依法破产、拍卖进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 一体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对银行来讲,要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改革, 通过协助企业改善资产结构来降低银行的“双呆贷款”,通过寻找传统 业务和新型业务的增长点,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结构。走资产多元化的 路子,分散风险;通过认真组织实施资产风险管理办法来防止风险,二 是要调整好各自的负债结构。作为企业,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通过 深化改革,在实践中摸索出多渠道聚集财力,增资减债的办法。如主体 多元吸一块,存量盘活调一块,债权转移换一块,兼并破产活一块,企 业发展增一块,政府扶持补一块,以此努力改善负债结构。作为银行, 要在增加存款量、减少借入资金的同时,重点调整好存款的成本结构和 期限结构,逐步扩大活期存款占比和对公存款占比。以此降低负债成本 ,逐步改变目前负债结构不合理状况。 3.摆清三个关系。一是企业资金与银行资金的关系。众所周知,银 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储户”存款,它的使用,一方面将作为信贷资金投 放于企业,从而构成了企业资金,而信贷资金的特征在于到期偿还性, 因此,信贷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危及到银行资金的安全。而真正的 企业(单就银企双方而言),其正常生产经营资金应主要靠雄厚的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