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94年夏天,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华盛顿向西 方新闻界散发了一篇报告《谁将养活中国?》,引起轰动。针对布朗的 悲观言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率先在国内采写了 一系列农业报道,正确引导了国际舆论。不久前,对外部记者又在华盛 顿采访了布朗,写了下面这篇专访。专访分两次刊出。 * * * 再有两天就要离开华盛顿,飞回北京了,这天下午我从外面一回到 寓所,习惯地提起电话,听听有没有留言。话筒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先生,我是莱斯特·布朗。我希望在您回国前能一块儿再吃顿晚 餐,为您饯行,请速跟我的秘书联系。” 在《华盛顿邮报》当记者的半年中,从国会的政客、白宫的幕僚、 大学的教授到各类研究机构的学者,接触了一些,但采访和交谈较多的 要数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近一、两年来,他的研究所在人口、资 源、环境和粮食等问题上发表的一系列“醒世报告(WAKE—UP CALLS) ”和向新闻界散发的“醒世新闻”已经引起各国政府首脑的注意。 “我支持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观点令包括美国国会、美 国舆论界和教皇保罗在内的西方人士大为不满;而我关于中国粮食问题 的预测又引起中国方面的敏感,”他有一次跟我聊天时说。 “我与中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加利略有两个共同点:我们俩都获得 过比萨大学的学位,都被教皇斥责为‘叛逆’。罗马教庭威胁加利略, 如果他不改变他的看法,就判以火刑处死。加利略只好公开收回他的观 点,说‘OK,太阳围绕地球转。’罗马教皇在人口控制问题上不听我的 劝告。这与三百年前教皇不听加利略的劝告有何区别?” 布朗的女秘书正在办公室等候我的回话,我说:“我只有今天晚上 有空了。” 她说:“我马上与布朗先生联系。” 五分钟后,她回电说:“布朗先生今晚7 时在世界观察研究所大楼 门前等您,然后与您一道去餐馆。” 62岁的布朗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汽车,上班或是步行,或是骑 自行车,而且,他还多次在报纸上倡导学中国人骑自行车,不开汽车, 以保持环境清洁。所以,这天晚上我只好跟他在寒冷、安静的华盛顿街 上走了20分钟才到这家餐馆。 他的端庄秀丽的女朋友正坐在事先预订好的餐桌前等我们。布朗端 起一杯红葡萄酒说,“为我们的友谊和理解干杯。”“同时也为您的‘ 醒世新闻’和我们的论战干杯,”我开玩笑地说。 胡鞍钢首开论战 最初知道布朗的名字还是一年多前的事。 1994年9月的一天下午,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小组研究员胡鞍钢博 士给新华社对外部中央新闻采编室来电话,说:“希光,我这里有一篇 驳斥布朗的文章,请你看看能否对外编发一下。” “布朗是谁?为什么要批判他?请你把全部材料,包括布朗自己发 表的东西一道给我传来,我看一下再说,”我回答。 半个小时后,对外部发稿中心的干事小谈交给我厚厚的一叠刚刚收 到的传真,里面除了胡鞍钢本人的文章外,还有《国际先驱论坛报》连 载的一篇长文《谁将养活中国?》,这篇文章认为,如果中国走日本、 韩国或台湾高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将要失去大量农田,粮食将无 法自给。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布朗这篇耸人听闻的文章同时被《华 盛顿邮报》、《洛山矶时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美联 社全文刊登或摘发。我根据胡鞍钢的文章编发了一条专家访谈,请对外 部主任王宗引审定签发。 布朗这篇文章的出笼,使他的“大名”作为反驳的对象不断出现在中 国的新闻媒介上。布朗很兴奋地向我谈论了中国媒介对他的报道和评论。 首先出来的文章是他在《中国日报》上看到的胡鞍钢的反驳文章。 胡鞍钢在文章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就预言,中 国无法养活5亿人,事实证明这个预言破产了。 “胡接受我关于中国人 随着收入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增加,但拒绝我对粮食产量的预测 。胡认为中国有巨大的增产潜力,而我低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潜力。” 1995年2月,布朗应挪威首相的邀请, 在各国环境部长会议上发表 演讲,这是一次讨论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布朗在演讲中,声称中国有 可能会成为“粮食进口大国”,并以此为“醒世信号”,提醒各国要加 大人口控制和农业投入。布朗讲完话后,趁会间休息,赶赴机场回美国 了。“后来,我从《印度时报》上读到的新华社一条消息时才知道,我 讲完话后,与会的中国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作了即席发言,认为我对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是毫无根据的。解说中国优先发展农业生产力,同 时计划生育搞得也是极其成功的,中国人依靠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中 国人自己能够养活自己。” 1995年春,针对布朗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悲观言论,新华社对外部 又组织记者采访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和农业部部长刘江等,发表了一组中 国能够自主解决粮食问题的稿件,在海外引起很大反响。读了新华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