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中坚,是实施党的领导的骨干力量。积 极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对于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 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应该主要从哪 些方面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才能保证其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全面的 领导工作能力?或者说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应不应该有主渠道?这确实 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所谓主渠道是相对于辅助渠道而言的。这里指由于党政领导岗位有 其特殊性,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原则上应具备某种工作经历及工作成绩。 确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的主渠道,并不是要收缩干部选拔的视野,而是 强调党政领导干部的性质对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特殊要求,强调一种 规律性。中国共产党早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 干部(包括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的主渠道,即主要从武装斗争第一线选 拔干部,或从党的干部培训学校培训的学员中选拔干部。前者是在打仗、 土改和白区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被及时选 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后者则是参加革命的青年学生、各条战线的业务 骨干,经过干部培训学校的培训后,被安排到一定领导岗位上担任领导 职务。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形成的干部选拔主渠道是很成功 的。它不仅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向各地输送了大批领导干 部和骨干力量,从组织上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而且在党 的干部工作中创造了科学的选人用人观念、正确的工作原则和程序,促 进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仍然基本坚持了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干部选 拔主渠道,即注重从基层和工作第一线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当然,这时 第一线的含义已经不是武装斗争,而是恢复经济、三大改造、抗美援朝 、“三反”、“五反”、“社教”、“四清”等等。党的干部培训学校 也普遍建立,并以轮训培训现职领导干部为主要任务。总的情况是,在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这一主渠道的运 用是成功的、有效的。之后的情况较为复杂,总体上是在取得巨大成就 的基础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是严重的失误。像“文化大革 命”期间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大都靠边站。同时 搞“吐故纳新”、“突击提干”,选拔了一批“运动骨干”。这期间也 有一些劳动模范和生产业务骨干担当各级党政领导职务,但这已经不是 主渠道,仅仅是政治运动的陪衬而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的拨乱反正,为党和 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作用,为干部工作 的正常运行创造了重要前提。但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越来越严重。即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和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文化结 构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到1982年,省军级领 导干部的平均年龄达到62岁,各级领导班子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干部不足9%。这表明,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党的干部队伍就会青黄 不接,后继乏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受到影响。 于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 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开始大批选拔中青年领导干部。一大批老干部 陆续退出领导工作岗位的第一线。1983年的领导班子大调整,主要是从 大中专院校、领导机关和一些企业事业单位选拔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应 该看到,这一举措为解决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和专业文化结构 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思考和分析,就会发现,这一举措是在我们 党还没有来得及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对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和长期准备的 基础上作出的。虽然在特定时期为我们党选拔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 尤其是中青年党政领导干部,但也对以往行之有效的干部选拔主渠道造 成一定影响,给以后的干部选拔工作,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工作 带来一系列问题。 第一,误导了优秀人才的正确流向。由于大量地从大中专院校和领 导机关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势必造成优秀人才向这些部门的流动,而不 愿意到生产工作第一线,尤其是到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去艰苦创业,锻炼 成长,造成生产工作第一线人才的严重匮乏。 第二,诱发了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大中专院校、领导 机关等部门的工作性质、工作方式与生产工作第一线迥异。一般而言, 干部缺少复杂决策、组织协调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实践锻炼,马上担任 较高层次的党政领导职务,势必造成领导干部思维方式调整的困难,导 致习惯于听汇报、发议论、作总结等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 同时一些下级也投其所好,大搞表面文章,不把功夫真正下到干事业上。 第三,为干部选拔中一些不正之风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由于选拔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