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 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 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笔者就这“两 个转变”的有关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 顾问刘国光教授。 笔者:据我所知,您是我国经济学界最早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主 张的学者之一。记得在1985年11月,您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 试论我国经济的双重模式转换》,提出中国应从“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 标,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的发展战略,逐步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导 方式”的发展战略。当时在海内外曾引起不小的反响。近些年您也一直 在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请您先谈谈对《建议 》提出的“两个转变”的看法。 刘国光:其实,“两个转变”并不是现在才开始讲的。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80年代中期,我国经 济理论界,包括我本人在内,就曾经提出过双重模式转换,一重是经济 体制模式的转换,即由过去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转向市 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模式。另一重是经济发展战略转换,其含义比现在所 讲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要宽些,包括生产目的的转换、产业结构 的转换、消费与积累关系的转换、发展策略的转换、管理制度的转换和 发展方式的转换等。其中发展方式的转换实际上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增长 方式的转变。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发生 了不小的变化,上述一整套转换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前进。这已是人所共 知的,不用赘述。但在增长方式的转换上,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却比 较突出,至今进展不顺,效果不显。外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追 求数量、规模、速度、产值为目的,其手段是投入,包括资金、物资和 劳动力的投入,而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重视不够。而内涵 、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要求通过技术更新改造,管理质量的提高, 生产的集约,人的素质的提高,来求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一点我们 即使到现在还是重视不够的。有专家测算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 济增长72%是靠投入取得的,只有28%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这与发达 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50—70%是靠技术进步 取得的,二战后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平均有30 %也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笔者: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在总量增长上令人瞠目,而在质量效率的 提高上则很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这方面的进展仍很不理想呢?其中的难 点又何在呢? 刘国光:我想这并不完全是由于我们在政策上的疏忽。早在1981年 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要走出一条速度比 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实惠的路子;以后又多次提出 要把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经济增长质量、效 率总是不高,其中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国情上的制约,也有体制上的 制约。而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是值得特别注意的。首先是各级政府和官 员的政绩考核,事实上都与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有关系。其次是政企不 分的旧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资金大锅饭和预算约束软弱的痼 疾仍起作用,因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投资决策者不害怕收不回投 资,企业经营者也不怕亏损。三是企业素质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特别是国有企业各种负担沉重,没有力量,也没有兴趣进行技术改造和 创新。最后一点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多,需要解决庞大的就业队伍问题, 单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效率,不铺就一些摊子,在中国是不行的 笔者:在重数量速度轻质量效率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背景下,中 央这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可以说这是过去多次强调把经济 转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这一方针的继续。然而在进入“九五”时期和迈 向21世纪之际,把这一转变提得这样高,等同于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不 是表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更为特殊的迫切性呢? 刘国光:当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日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是因为,第一,过去长时期的经验证明,以追求数量为主要目的,以 增加投入为主要手段的外延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必然反复引起经济过热 、通货膨胀和经济调整的剧烈波动,造成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损 失,而且经济规模越大损失越大,我们现在经济又上了新台阶,规模更 大了,将来还要大,总是这样反复剧烈波动是不行的,小波动不可避免 ,但大的波动应当避免。第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需求结构层次 的升级,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装备的需要,我国产业结构将再次摆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