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内监督,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它 既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章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自身建 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理论界的不少同志对此作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 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党内监督的含义 关于党内监督的含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是相对于党外监督而言的,它是指通过发 扬党内民主和设立专门的监察机关,检查督促党的组织和党员,特别是 党员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积极而富有成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保证党在不同时期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和主要任务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党内监督,是指依据法定的规范和社会主义 道德,通过各种渠道,对党的各级组织及党的干部和党员,执行党和政 府的决策、决议、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工作实绩、工作作风、 生活作风等方面,进行检查、批评、控告、弹劾等具有制约力量的制度 第三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是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组织和党 员之间,依照党章和其他重要党内法规相互监察、相互督促的活动。它 是党的维护整体利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加强自 身建设的基本手段,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面,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核 第四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主要是纪律监督,即依照党章准则以及 其它纪律规范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活动予以督察、约束和控制。监督的核 心和实质是对权力加以制约。 第五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概括起来就是党的纪律。其理由是:党 的性质决定其纪律是铁的纪律;而铁的纪律具有相同性、封闭性和强制 性。相同性是指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封闭性是指所有党员都在其约束 之中,强制性是指每个党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第六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它是由一系列 重要环节组成的。从监督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主要包括党的组织的监 督、专职机关的监督和党员的民主监督;从空间结构和范围来看,它主 要包括正向监督、逆向监督和横向监督;从时间结构和范围来看,它主 要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二、党内监督的形式 目前理论界对党内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的基本形式是思想教育、组织管理和执行 纪律。思想教育是根本,组织管理是关键,执行纪律是保证。就上述三 种基本形式而言,组织管理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最大的广泛性;思想教 育往往是渗透在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执行纪律主要是针对少数腐 败分子采取的最后措施,对绝大多数的党员和党员干部,需要通过组织 管理来实行监督。 第二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宜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 )党员群众 的监督。党内监督是党内最有普遍性的群众监督,是党内监督的一种最 基本而有效的形式。它包括对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干部进行监督。(2) 党组织的管理监督。它包括对本组织内部成员的监督,上级组织和下级 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为此,各个党组织必须健全思想汇报制度、收缴 党费制度、纪律检查制度,并逐步建立一套监督法规,以便有章可循。 (3)党委会内部的相互监督。过好党委会民主生活, 是搞好党委会内 部相互监督的重要形式。(4)纪检机关的职能监督。 纪检机关对于党 内监督负有重大的责任。它不仅要对下级组织和党员实施纪律监督,而 且还可以对同级党委和党委负责人进行纪律监督。 第三种观点认为,党的代表大会制是实行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代表的监督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以下制度:(1 ) 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常任制”,即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资格应当在当 次大会召开到下次大会召开前之间有效。这能使代表有时间去了解和倾 听广大党员的意见,并通过代表的渠道反映给党的代表大会或党的组织 。(2)建立代表咨询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明确规定代表咨 询过程中的地位、权力、咨询程序、解答的时限、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 等。(3)建立弹劾制度。制定出实施细则, 明确规定弹劾的程序及其 仲裁办法等。(4)建立党代表议事制度, 即规定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党 代表会议,召集代表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进行议论和表决,对其委员 会和常委会的工作予以评价,提出咨询和弹劾案,对党的委员会和纪检 机关互相监督中的分歧进行仲裁等。 第四种观点认为,党内监督的形式主要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 督,即监督的双向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考察,自上而下的监督的有效 性要好些,因为自上而下的监督是在领导过程中已经存在的一项领导职 能;而自下而上的监督有效性差,表现为监督机制失灵,因而在某些地 方就存在事实上的单向性。党内自下而上的监督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 到监督目标能否实现,党风能否端正,党的建设能否加强,以及党内民 主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重大原则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