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然而,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粮食生产出现了许多 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1994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粮食 价格上涨这一危险的信号,引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关注。看来,在新形势 下,粮食问题确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本文想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 产遇到的新矛盾和发展对策,作一浅要的探讨。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面临的困惑和矛盾 1.粮食的基础地位重要和比较利益低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我国第二、三产业乃至整 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粮食生产状况的制约。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粮食生产为社会提供食品、原料、劳动力 的基础性作用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因此,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 得更为突出。粮食供给状况如何,直接反映到市场物价上,进而影响整 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粮食生产能否稳定增长,无论过去、现 在还是将来,都至关重要,理应加快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面 临着比较效益低下,发展艰难的挑战。 造成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原因有: (1)粮食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国民经济中的脆弱部门。 粮食 生产周期长,要经受自然和市场的两种风险。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 和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是个别生产者、生产单位所不愿或无力承担的 ;其产量高低是人们的主观意志难以控制的。粮食价格波动大,买难卖 难的矛盾交替而生。 (2)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种粮成本大幅度上升。 随着市 场调节作用的加强,直接导致了种粮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的频繁变化, 而绝大部分是价格上涨,造成种粮成本急剧提高,种粮无利可图,影响 了农民对生产的投入。 (3)从动态的角度看,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一个发展阶段上, 产 业间的比较利益总是有高有低。靠比较利益的差异,新的产业才得以产 生、发展和壮大。而越早出现的产业,其比较利益越低。粮食生产作为 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其比较利益当然是最低的。一个惊人的事实是 ,在全国经济百强县中,没有一个是商品粮大县。“种粮大县、经济小 县、财政穷县”的现象已不足为奇。 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社会资源撤离比较利益低的部门。农民当然也不 愿把主要的人力、物力投在比较利益低下的粮食生产上,以致耕地面积 减少,农业资金流失,精壮劳力转移,农技人员“跳槽”。1994年全国 粮食播种面积为16.46亿亩,已降至16.5亿亩的警戒线以下。 粮食的基 础地位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2.社会化大市场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突破了狭小封闭的地域范围,一切经济活动 都卷入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市场中。经济运行形式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 主导,以价格为手段,合理配置资源,把各种生产要素投放到高效率的 部门去,并通过价格信号,自动地调节供求。因而要求粮食生产单位对 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能作出灵敏的经济理性反应。但由于联产承包制在 耕地分配上采取平均主义,把大块土地分成若干小块,使好地与坏地、 远地与近地相搭配,以达到数量上、质量上的人均占用,从而导致土地 分割严重细碎化。这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化 大市场。表现在: (1)我国二亿多农户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各家 各户的利益难以协调一致,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等粮食生产环境的改善 ,制约了土地产出水平的提高。更由于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难以占领市场。 (2)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生产分工局限于家庭内部, 很少 与外界合作,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和分析市场信息,只能根据滞后的价 格信号来调节生产的品种和数量。而二亿多农户按照同一种需求信号, 各自多生产一点,就很有可能使这一产品形成全国性的过剩,从而导致 市场价格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 (3)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使得农机和水利设施小型化, 农田 作业成本增加,从而加大粮食生产成本。根据近几年国际国内价格的跟 踪比较及有关部门的研究,我国的粮价已经与国际市场粮价处于同一水 平,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也已感到难以承受。这意味着,一方面我国粮 食的市场竞争力弱;另一方面,靠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来增加务农收益的 回旋余地已经有限。 (4)家家承包、 户户种田的方式使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被分割得七 零八碎,不能被充分利用,收入也十分有限。在经济发达地区,种粮收 入只占农户收入的极小部分,经营小规模的承包田已成为一种副业,种 粮的目的仅仅是满足自己消费,影响了粮食商品率的提高。 3.粮食的供给与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粮食的种植面积、品种和收购数量都下 达指令性计划,并对城镇居民实行定量凭证供应,从而维持了一种低水 平的供求平衡。实行市场经济后,粮食生产和供应通过市场来调节,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