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出现了有关特区问题的一场争论,现将有关情况简介 一、有关特区问题争论的简单情况 7月2日至6日, 《经济日报》连续刊发了由该报记者采写的一组题 为“特区怎样‘特’下去”的报道,这组报道以全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 区深圳为“麻雀”,深入地进行了解剖。这组报道,在深圳各界引起了 广泛反响。经济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如何“特”下去?再次成为 深圳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金融早 报》等在显著位置陆续转载了《经济日报》的系列报道。《深圳商报》 还开设了“特区怎样‘特’下去大家谈”专栏。 8月23日, 胡鞍钢在香港《明报》上发表了《我为什么主张“特区 不特”》一文,阐述了其“特区不特”的观点。《深圳特区报》随之发 表了多篇评论文章,对胡鞍钢的观点加以反驳。其焦点大致集中在五个 方面:一是如何看待特区优惠政策的作用?二是特区是否培养了一个特 殊利益集团?三是特区的贡献有多大?四是特区政策与其他地区发展的 关系?五是关于特区应特在何处?文章在言词上颇为激烈。连“学风差 ,品德低”的典型“学棍”等说法也见诸报端。 伴随着这次特区问题的争论,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胡平多次撰文和发 表讲话,阐述中央的特区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重申了 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朱镕基同志在会见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 时再次强调了中央的特区经济政策,为特区问题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二、争论各方的观点摘录 1、《经济日报》的系列报道: 第一篇是《深圳特区还能“特”下去吗?》(7月2日)。文章说: 特区人今天普遍存在着一种失落感和焦灼感,这种感受来自特区位势的 微妙变化和特区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考验。特区目前面临着优惠政策弱化 、投资成本增大、办事效率降低、增长速度减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特区人在思索:特区还能不能继续“特”下去?特区究竟怎样“特” 第二篇是《深圳的贡献究竟是什么》(7月3日)。文章认为,可将 特区主要的功能和贡献归纳为两条:“窗口”效应和“试验田”效应。 “窗口”效应包括“技术窗口”、“外贸窗口”、“信息窗口”和“人 才窗口”。“试验田”效应是深圳对全国的最大贡献。文章说,深圳在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先行一步的“试验”,多达 200余项,几乎每一项都在全国引起反响, 为试验的大面积推广积累了 可贵经验。 第三篇是《深圳的优势究竟在哪里》(7月4日)。文章在分析了深 圳现有优势——实力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体制优势、观念优势 后指出:“‘以己之长,击人之短,必能致胜也’,这正是深圳得以‘ 特’下去,有可能在全国再领风骚的立身之本。” 《深圳的前景究竟怎样样》(7月6日)是这组报道的最后一篇。文 章说,深圳人认为今后深圳所需要的不再是减免税等优惠政策,而是“ 先行一步”的政策。这个政策,可概括为三先:即我国将要实行的符合 国情的国际惯例,在深圳先试办;我国复关需要调整的政策,在深圳先 试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改革措施,在深圳先试 行。这组报道最后指出:“我们可否再‘试验’又一茬庄稼呢,为了共 和国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人们有理由这样呼唤和企盼”。 2、《深圳商报》开设“特区怎样‘特’下去大家谈”专栏: 7月11日发表的《增创十大优势,实现两大转变》一文认为, 特区 要“特”,必经实现两大转变。第一转变是要把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优 惠政策转到在必要的特殊政策基础上主要依靠自身的创造和整体素质的 提高上来;第二个转变是从增创经济优势向增创综合优势转变,改变过 去那种片面追求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的做法。 7月13日发表的《要“特”在改革先行》一文认为, 没有特殊政策 就不成其为特区,我们需要中央给予改革的超前试验权。只有有了改革 的超前试验权,特区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继续进行大 胆的超前的试验,才能更好地发挥“试验场”和“窗口”的作用,才能 增创经济体制上的新优势。 7月26日发表的《走向国际化是“特”之所在》一文指出, 深圳应 按国际性城市要求,在城市综合管理、产业政策、人力资源配置和科学 、教育、文化等方面营造一个有别于国内其它地方的特殊环境,吸引更 多国际资本来此聚散,为多种国际活动提供舞台,使城市功能国际化。 利用对外辐射的优势强化对内的生产要素转移,并以对内辐射作为对外 开拓的后盾,从内外两方面取得动力。这才是深圳今后优势之所在,“ 特”之所在。 7月29日发表的《要正确理解经济特区的“特”》一文认为, 国家 赋予特区的特殊政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诸如“减二免三”、“地价优惠 ”等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提供的优惠政策,它还包括诸如特区的法律地位 、经济管理权力、财政收支、外汇收支、对外贸易、金融信贷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