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面临着两大困境:企业积欠银 行贷款过多,银行面临着贷款难收的困境;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过大, 已陷入债台高筑的困境。摆脱前一个困境,需要有明确的金融产业政策 ;解决后一个困境,需要有明确的产业金融政策。本文就产业金融政策 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一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企业的负债比率过高,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过大 ,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台高筑,负担沉重。国家银行的贷款沉淀越来越大 ,陷于不良资产的泥淖之中,到了自身难保的程度。所以不论从宏观角 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产业金融问题,都是当务之急。 产业金融在企业和产业群体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几乎在所有的企业和产业决策中,都包含着金融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 已成为产业发展和企业成功的关键问题。从社会角度来说,要建立高效 率的金融体制,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制订和实施合理的产业 金融政策,也不可能回避产业金融这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企业是一个需要资金的部门,它所企求的 是从银行或向社会公众取得资金,企业自己对自己没有什么资金可以融 通。这种想法的产生,前提是把企业作为一个静态的经济单位,或者是 把企业看成是单向融资行为的经济单位,是单一的资金借入者。其实不 然。企业始终兼有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的双重角色,同时在它的内 部组织中,在它的各项经济活动中,不断地吸入和分离资金,由此构成 了企业内在的资金融通关系,犹如人体自身的血液循环一样。 如果企业自身有明确而有效的产业金融政策,企业就有可能做到: 达到供求均衡,如提前进货和分期进货,从内部融资消除缺口;把缺口 缩小到最低限度,大部分靠内部融资,一小部分靠外部融资;把缺口分 割为若干个小缺口,缩小外部融资期限和降低外部融资成本。 能否达到最理想的目标,决定于企业自己有没有稳健的内部资金融 通机制和现金流量安排。从资金融通的经济意义上来讲,就是以自己之 所余补自己之所缺,把缺口缩到最小,把融资成本降到最低。从本质上 说,现代的金融,是企业内部的货币与资金融通向社会化、专业化和国 际化的延伸。也可说,产业金融是现代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 金融业已经成为独立产业的时候,产业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消失, 产业金融同银行金融之间,既具有互补性又形成了一种并立的格局。 我们在改革初期,为了廓清“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封闭经济观念 ,大力宣传了“负债经营”的战略,鼓励大胆借用内资和外资来加快生 产发展,这种利用外部融资的战略,对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 久而久之,以为负债经营就是向银行借钱,向国外借钱,而忽略了产业 内部的融资,使不少企业坠入了“负债陷阱”之中,不能不引起反思。 二 产业金融,从狭义上说,即各种产业内部(主要是单个企业)的货 币与资金的融出与融进、自我组织与自我调剂的全部活动;从广义上说 ,还包括政府对不同产业所设定的货币与资金的融通环境和融资基础条 件,或者是对产业发展所实行的有特定目标和方式的融资手段与融资方 产业内部的货币与资金的融通,指企业在拥有的资金数量以内,实 现内部资金形式转换、时间转换和结构转换,以满足企业内部的余缺调 剂。这种产业内部融资,可划分为自主性融资、自助性融资和开发性融 自主性融资。就是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单位,完全有能力对自 己的资金形态进行转换,自主作出金融决策,以满足自身正常资金的需 要,不受或少受外部融资环境的牵制。比如,企业拥有产品形态的资金 而缺少现金,它完全可以采取卖出产品获得货币的办法,把产成品资金 变成货币资金。这种形式转换,基本不受外界融资环境的影响。这种内 部融资,主动性强,成本低,但数额可能有限。 自助性融资。就是企业对货币和资金的需求,在时间上加以筹划, 形成严密的现金流量规划,聚集足够大的现金量,集中解决较大的资金 需求。如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多年积累集中使用, 以解决在某一时间内的资金供求平衡问题。这种融资,立足于中期的安 排,使资金的融出和融入相结合,保值和增值相结合,在较长的时间内 ,实现自己的融资计划。 开发性融资。就是企业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技术等级、扩大生 产规模而采取的长期筹资方式。如争取投资者增加注册资本,企业股东 扩股,发行企业债券,同其它企业联营,向银行长期借款等等。这就是 通常所说的资本预算。一个企业,即使它现在的竞争力很强,也必须有 自己的开发性融资计划,特别是涉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的关系极大 ,甚至决定企业的命运。开发性融资的融资决策权、资金成本、资金风 险和投资机会与投资收益至关重要。融资数额越大,决策水平和融资管 理水平就要求越高。 突出产业金融的观念,实质上是要强化资金形态的流动性、资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