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张根明) 一、我国劳动就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发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 不断深化,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 业结构趋向合理,劳动力流动规模逐渐扩大,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机 制初步形成。 1.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劳动力能力大大增强 随着城镇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劳动法》的全面实行以 及城镇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城镇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职工人数继续减少,而在各种合营、外资经营和个 体企业就业人数同比增加。 从城镇新就业人员的就业去向来看, 截至 1995年6月末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10759.7万人,同比减少92万人;集体 单位为3144.6万人,同比减少197.4万人; 而各种合营和外资经营的其 他经济单位职工达754.1万人,同比增加220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就业 人员约1600万人,同比增加260万人。值得说明的是, 在“八五”前三 年,国有单位职工平均每年都要增加200万左右,但1995 年上半年却比 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国有单位在改变经营机制 的过程中实行了合营或股份制经营,大批城镇集体单位因势单力薄,或 改为私营个体、或转由乡镇企业局管理,已列入乡村劳动力的统计范围 2.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就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不少优惠和鼓 励,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不少单位将开辟和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改革的方 向和突破口,“退二进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 查,1995年6月末在国有经济单位中,第一产业职工为638.6万人,比上 年同期减少31.2万人,占国有职工比重从上年同期的6.2%下降到5.9% ,下降了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职工为4940.3万人, 比上年同期减少 150.9万人,占国有职工比重从上年同期的46.8%下降到45.9%, 下降 了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职工5180.8万人,同比增加74.4万人, 占国 有职工比重从上年同期的47.0%上升到48.2%,上升了1.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产业中职工增速较快的有文化(33.2%)、社会服务(24.4% )和批发零售(17.0 %)等行业, 第三产业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 1994年超过第二产业后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 3.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流动规模逐渐扩大。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态需要,劳动力跨城乡、跨地区 、跨行业、跨单位的流动都呈上升势头。1994年以各种形式流动的劳动 力约在5000万人左右,其中跨县市流动的约占80%以上,流动的方向主 要是进入城镇做工,尤其是进入北京、上海、广东及东南沿海的经济发 达地区,也有到上述地区的农村从事种植养殖业;城镇职工流动亦呈增 长趋势,1994年跨单位流动的人数达1150万人,流动率为7.8%, 城乡 间的劳动力流动已由过去“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模式发展成为双 向流动模式。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统计,目前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 业的已达900万人左右,还有近20万劳动力输出到国外, 虽然这两类在 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还较低,但其所呈现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1994年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了较好的 经济效益,促使部分农业劳动力安心农业生产,同时也促使已经转移出 去的劳动力返回农业,再加上国家强化了宏观调控,连年升温的“民工 潮”有所降温。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1994年全国农业剩 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3%, 当年从 非农产业返回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占当年转移出去劳动力总数的24.2% ,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 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 力总数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地域 分布情况来看,转向外省的占25.3%,比上年增加5.9个百分点, 在本 省内转移的占74.7%。1994年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由上年底的 56.4%下降到54.2%,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比重相对上升。 5.就业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全面推进,职业介绍 、就业咨询、职业培训、劳动仲裁等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得到了 迅速发展,截至1994年末,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职业介 绍机构2.5万所,逐步形成了职业介绍咨询的服务网络, 全年共接纳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