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当中国经济改革的快车正隆隆地向前飞奔时,蓦然回首,你会发现 从南国疆域到塞北高原,从东海之滨到天山深处,中国新兴城市如颗颗 明珠,嵌满版图,光耀苍穹。 当你翻开今天的《人民日报》时,映入你眼帘的便是县改市的醒目 广告;对照新旧中国地图,不难发现,许多地方由圆点变成圆圈或冒出 了许多新的圆圈——由县镇改成了市。在今天,人们正努力把“县”字 掀掉,宛如丢掉一顶破帽子。 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我国目前已设市622 个(不包括台湾省 )。提前6年实现了《2000 年全国城镇布局发展战略要点》中提出的“ 本世纪末设市城市发展到600个”的规划目标。1949 年全国仅有设市城 市136个,1985年增加到324个,在以后的10年中,我国城市化速度迅速 加快,共增加了298年新设市。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 全国设市城市 将突破1000个。 城市的大规模兴起,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各地表现尤为突出。1985年 ,广东省的城市仅为17个,县为92个。而今天,在广州的四周,放射状 地洒满卫星城,鹤山、顺德、番禺、江门、中山、清远、开平、新会、 恩平、东莞、南海、台山十余座。据统计,目前广东省已有地级市21个 ,县级市30个,总数共达51个,在全国各省居首位。 据有关部门预测,在未来15年内,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将由现在的 20个至少增加到30个。该地区将成为亚洲最大城市群落,已是必然的趋 专家认为,南中国已形成了“珠江大都会带”,它的范围是北起广 州市,沿珠江两岸至出口两侧,包括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佛山、 东莞、中山、顺德等城市和117个城镇。据有关资料显示,80 年代中期 ,这一地区的建制镇不到200个,而1992年已发展到393个,加上原来的 大中城市,这一三角洲地区现有城镇406个, 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就有85 个,大大高于广东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到21世纪初,在4.72万平方公里的珠江三角洲,其格局将形式一城 多镇“组团式城市”, 城镇人口由目前的1100 万人(含港澳)发展到 3000万,加上外来人口接近4000万,城市化将高达63%左右,是全国最 高的地区之一。据预测,届时,该区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2000亿美元, 部分地区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亿美元。 缘何趋之若骛 按理说,县改市只是一个名称变化而已,市县同为处级,缘何地方 政府仍然如此热衷于县改市呢?第一,县改市可以为地方提供一次全国 扬名的机会。改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利于扩大宣传,招商引资 ,吸引人才。第二,市比县有更优惠的待遇。诸如,改市后市财政比县 财政可以获得更多的周转资金,并且有一笔可观的城市建设费用;在编 制上市比县可以多设一些机构,多安排一些职务和人员;各类公职人员 在县改市后可增加工资补贴或适当调高级别;县改市后可以实行省级计 划单列,绕过地区这一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省有关部门,容易争取到更 多的项目、资金、政策。第三,市政府可以从原来的“农业政府”名正 言顺地转向抓工商业。中央规定,地县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 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在“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 方政府怎能不千方百计地去挤县改市这趟特快列车呢?第四,市比县据 有社会心理上的优越感。某地一县长和一个县级市市长一同外出参加一 个区域性的会议,市长被安排在豪华套房、坐主席台、与东道主一同进 餐,而县长则被搁在一边。 尽管县改市后级别不变,但实际上待遇截然不同。又由于此类差别 待遇与我们原有的等级化行政体制、等级化社会身份和等级制社会心理 有意无意地套在一起,更强化了人们县改市的迫切愿望。 县改市这步棋走得怎样 不可否认,县改市对于加强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确 实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县改市也存在 诸多问题和矛盾。 一是重数量,轻质量。80年代以来,城市化建设加快,除了促进城 市发展的各种常规因素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外,大量撤县设市的影响也不 容忽视。由此导致城市数量特别是小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市镇总人口 提高,城市化率从数字上看增长很快,但这种依靠行政手段的“县改市 ”并未使城市发展的质量得到相应的改善,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城市建 设中的通病,多数新设城市的经济实力还较弱,难以承担地区经济中心 职能,不少城市名不符实,成为“空壳城市”。 二是重行政、轻经济。县改市本来是一项经济性很强的工作,但是 更多的是一种行政行为。资料表明,十几年来,我国建制市增长两倍多 ,建制镇增长六、七倍。而同期内,城镇人口却只增加了近一倍,而城 镇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仅仅增加了十个百分点,就 是说,我国目前城乡人口比例刚刚接近3:7。 这个比率不仅远低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