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利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利率管理体制滞后于改革实践。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仍是以行政手段 为主的计划利率管理体制,即利率由中央银行总行统一制定,统一管理,各金融 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虽然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利率浮动自主权, 但利率的浮动和浮动范围的确定需经中央银行批准或备案后才能执行,不能够准 确、及时反映市场资金的使用价格和供求状况。即使中央银行能根据市场资金利 率变动情况作出调整,但经过一系列上传下达后,仍跟不上市场利率的变化形势 ,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必然导致利率作为市场资金供求的指示器功能失效,从 而弱化了利率杠杆的调节功能。 (二)利率总体水平长期偏低,明显滞后于物价上涨水平,以至出现负利率 。如下表所示: 上表说明,近十年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居民储蓄存款所得的实际利息 大部分年份为负值。近几年国家尽管采取了一系列补偿性措施,如对储蓄存款实 行保值贴补等,但仍不足以弥补物价上涨的损失。特别是1994年,全国物价 总水平在1992、1993年连续两年上涨13%的基础上又上涨到20%以 上,成为改革开放十六年来物价涨幅最大的年份,这一状况导致利率的负值不断 扩大,给经济金融改革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负利率加剧了资金供求的矛盾, 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负利率对于借款者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借款者得到 银行贷款后,既使不进行生产经营也能坐收物价上涨幅度与利率之间的差额,只 要占用银行贷款就意味着盈利,而且占用越多,获利越丰。这就诱发投资者无休 止地扩张投资,从而引起投资膨胀。2.负利率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挫伤了他 们储蓄存款的积极性,导致银行吸储困难,资金分流,消费倾向上升,冲击消费 市场。如1988年1—8月份,由于物价持续上升,居民纷纷提现抢购物资, 目的就是为了用实物保值。同时负利率也加剧了物资供求的短缺矛盾,因为此时 企业倾向于增加大量的库存,特别是商业企业得到银行贷款后除可以坐享涨价之 利外,还可以迅速购买将要涨价的商品,并囤积,待机抛售,从而获得双利。这 种物资供求的一紧一松,短期内势必造成物资供求的不平衡,进而影响总供求的 平衡。3.负利率弱化了资金使用成本对借款人的约束力,借款者缺少合理使用 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内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负利率 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有效周转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我国经济长期在“高投入、 低产出”的困境中徘徊。 1985—1994年的实际利率水平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名义利率% 7.2 7.2 7.2 8.64 11.34 8.64 7.56 7.56 10.98 10.98 通货膨胀率% 8.8 6.0 7.3 18.5 17.8 2.1 2.9 5.4 13.2 21.7 实际利率%-1.6 1.2 -0.1 -9.86 -6.46 6.54 4.66 2.16 -2.22 -10.7 注:(1)上表利率为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 (2)实际利率根据下列公式测得: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3)1990年、1993年利率做过两次调整,本表均采用年内最 后一次调整的利率水平。 (三)利率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存、贷款利 差太小,造成银行经济效益低于甚至大面积亏损,挫伤了银行经营的积极性,制 约了银行业的发展。从近十年来的一年期存、贷款利差水平来看,1985年4 月为1.08%,1988年为0.38%,1989年2月为1.08%,1 990年8月为2.16%,1991年4月为2.52%,1993年7月至 今为零,1995年7月至今为1.08%。这样小的利差水平再加上银行的经 营费用,使银行不堪承受。在目前的计划利率管理体制下,利率的制定主要反映 政府意向,而并非以市场效益为导向,政府(中央银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过多 地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很少考虑银行自身效益,只提高存款利率,不提或少提 高贷款利率。再之,银行又要对政策性贷款、优惠贷款和储蓄存款保值等实行利 息贴补,银行苦不堪言,在超负荷中经营。2.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利率之间的 对应关系不够合理,专业银行吸收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普遍高于其存入中央银行 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利率。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吸收的一、二、三、五、八年 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分别为10.98%、11.70%、12.24%、13. 68%和17.10%,而同期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利率统一为9 .18%。现阶段,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实行限额比例管理,利率又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