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管理学院 江春) 一、目前金融改革的难点 从形式上来看,我国的金融改革推出了许多重大举措,如国家专业银行要向 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中央银行要向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的真正的中央银行转化,等等,但实际上,我国的金融改革却面临着许多难题, 如:由于国家专业银行的主要债务人——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过高(目前国有企业 的负债比率已高达70——80%,且主要是对国家专业银行的负债),而且, 问题更严重的是,国有企业从总体上来看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都极为低下,其资 产盈利率1994年只有6—7%,目前则下降到大约只有5%左右,这甚至远 远低于贷款的官方平均利息率(12%),这样的资产盈利率意味着国有企业根 本无法清偿所积欠的巨额银行债务,这使得国家专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急剧恶化, 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严重亏损(据统计,到今年6月末,国有企业亏损面 高达44.1%,亏损额比去年同期上升7.7%,而实现利润则下降23.6 %),部分国有企业已完全资不抵债,因此导致国家专业银行的资产损失严重。 这种现实使国家专业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难以迈开向商业银行转化的实质性 步伐。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专业银行的改革思路是不触及银行的产权制度,即 要使国家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的国有商业银行,问题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的 所有者完全只是国家一个,且银行资本金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的情况下,国有商业 银行能否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特别是负亏)的现代商业银行、能否真 正具有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能否真正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特别是对基层银行 而言)是有疑问的。也就是说,在不进行银行产权改革的前提下所组建的国有商 业银行也许同现在的国家专业银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这说明,我国的专业 银行改革实际上面临着许多难题。由于同样的原因,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困 难重重,因为在资金的需求者——国有企业的资产盈利率远远低于名义利率、且 国有企业没有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在国有银行也并不能真正承担经营亏损 的经济责任,从而也不具备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的情况下放开利率、让利率完全 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则必然会出现在没有产权约束下的“利率大战”,这将 增大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经营成本,并推动物价的上涨,从而给整个宏观经济 带来冲击。同样,在目前金融市场的主体——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不是独立的 产权主体,因而不存在内在的最大限度降低筹资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的自我约束 机制的情况下放开金融市场(特别是直接融资市场),也不可能形成真正规范化 的金融市场,反而倒有可能出现失控或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从中央银行的改革 来看,在国有企业数量庞大、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金融 机构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大、且各自都缺乏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行为不规范的情 况下,中央银行是否能一下子过渡到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并很快成为真正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央银行也是有疑问的。 以上分析所要说明的是,在国有制经济领域,金融改革实际上面临着一时还 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现实突破口是大力发展非国有的银行金 融机构 根据本文的分析,既然在国有制经济领域进行金融改革还面临着一些一时难 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下一步我国金融改革的现实突破口显然应是大力发展非国 有的银行金融机构。 所谓非国有的银行金融机构,并不是指私营银行金融机构,而是指那些不是 以国家为唯一的所有者,即非国家独资的,所有者多元化(其中也可能包括国家 ,但主要是各类企业法人,如公有制企业法人和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民营企业 或外资企业等)和资本金来源多元化,产权独立、完全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银 行金融机构。 在目前国有经济领域进行金融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这 种非国有的银行金融机构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 (一)将金融业逐步变成真正具有竞争性的行业,以促使金融业的 效率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基本上还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由于长期实行垄断经营, 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较低,服务质量不高,市场营销观念和竞争意识不强,“官 商”作风较浓,进行改革和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的内在压力并不大。在这种情 况下,进行金融改革也确实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如果大力发展非国有的银行 金融机构,让大量非国有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金融业,就会改变金融业的垄断状况 ,使金融业真正变成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各类金融 机构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然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效率,不 断改进服务质量,并开发更多的业务种类,同时降低收费,以便为社会提供“质 优价廉”的金融服务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不断扩大业务规模。这样,我国金融 业的效率就会不断提高,而且,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国有的银行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