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在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跨世纪的课题。大中城市在实现有序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它在吸纳和转移农业剩 余劳动力方面,不在于数量,更重要的是为有序转移创造必要条件。这 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如何加速工业化进 程的大问题。这里拟结合国情,试就大中城市在吸纳和转移农业剩余劳 动力中的地位、作用、前景与对策等方面谈几点认识与意见。 一、改革开放中的大中城市正在为有序地转移农业劳动力 创造必要条件 (一)大中城市处在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的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有 新变化。特别是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效基础上和第二产业的加速发展 以及第三产业的崛起,城市体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开始迈入了新的发 展时期。其标志:一是中小城市增加较多,涌现了一大批新的城市。截 止1993年末,全国城市总数达570个,其中,大中城市(20 万人口以上 )有228个,十年来增加近一倍。二是以大城市为龙头, 中等城市为骨 干,小城市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比如,以上 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的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带,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 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横向中轴线。三是大中城市在改革开放和加 速发展第三产业中,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增强,改变了单一工业城市的 地位和作用。在深化城市体制改革中,城市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表现 在各类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城市聚集能力和辐射功能增强,经济实 力不断提高,对周边城乡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 (二)大中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大中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1993年,全国大中城市总人口24048.3万人, 非农业人口 13936.8万人(均不包括市辖县,下同),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3 %和 52.9%。大中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城市人口总量的比重为58%,城市化水 平有较大提高。 1993年全国228个大中城市中,有40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00亿 元以上。这40个城市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14349.3亿元, 占全国国内生 产总值的45.8%,占570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2.33%。其中,上海、 北京、广州、天津四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上;苏州、 无锡 、深圳、沈阳市超过400亿元;有19 个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 元。1993年, 228 个大中城市共有工业企业17.7 万个, 工业总产值 29017.3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34.1%和55.1%。 大中城市不仅是我国的社会生产中心, 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心。 1993年,228个大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1.6亿元, 占全国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1%。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13.4亿元,占全 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203.5亿元的50.1%。 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 在校学生共379.7万人,占全国86.3%。自然科技人员697.6万人,占城 市自然科技人员总量的66%。医院床位123.6万张,占全国总量44.2 % 大中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表现在带动城市群和城市 带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它以 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最大的工商港口城市上海为依托,形成一批 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和投资环境较优的城市群体,是目前 中国城市经济中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199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内生产 总值5026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为531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值403 .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6%、10.4%和20.6%。在经济总量增长 的同时,地方综合经济效益也比较高。199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6877元,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为728元, 分别为全国人均 的2.6倍和1.7倍。大中城市带动、支持和辐射作用的发挥,推动了城乡 结合和工农结合,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及经济素质和人口素质的提 (三)在深化改革中,大中城市正在为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 动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城市所进行的劳动制度改革,劳动服务体系的 建设,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起步发育和发展,正在为城乡劳动力结构调整 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1.关于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劳动合同用工制度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自80年代初 我国就开始在大中城市和一些主要企业试行劳动合同用工制度,近几年 则有迅速的发展。1988─1991年的4年间,全国合同用工共增加738万人 ,而1992年和1993年的两年共增加1152万人,就增加规模之大和速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