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1.10.015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逐渐变得稀缺,环境日益恶化。企业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具有“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运作上,并力图通过物流过程优化实现其目的。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日趋频繁,生命周期终结的末端EOL产品随之产生,一种被称为生产者责任延伸即EPR的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逆向物流也应运产生。 现代企业谁能够更快地吸收现代化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并运用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中,谁就会获得竞争的主动权,赢得市场。因此,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逆向物流过程通过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分类检验及改制处理等逆向流通环节,形成一个由彼及此、由外而内的价值链。运用价值链分析企业逆向物流并对其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不仅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还可以树立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同时在资源减量化发展的趋势下,为企业提供资源。 2 逆向物流的涵义 随着经济发展,对逆向物流的理解越来越趋近逆向物流的价值理论。所谓逆向物流是指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由于某些物品失去了明显的使用价值或消费者期望所具有的某项功能、失去了效用或已被淘汰将作为废弃物抛弃,但在这些物品中还存在可以利用的潜在价值,企业为这部分物品设计一个回收系统,使其具有的再利用价值的物流回到正规企业活动中来。 根据《物流术语》对逆向物流的定义,将逆向物流分为企业内部逆向物流和企业外部逆向物流。企业内部逆向物流主要指“在生产中边角料副品、原材料、次品的收回、再利用及企业内部废弃物的处理。企业外部逆向物流根据成因、途径和处理的不同分为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和副品以及包装六个类别。 3 逆向物流成本构成 根据逆向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成本主要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重新获得物品的使用价值、节约成本,对失去原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合格物品和包装物品及相关信息所进行的包括回收、重用,改制、再循环和合理处置活动流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与物资消耗的货币表现形式。逆向物流成本要素控制主要是指企业进行逆向物流所发生的克服空间与时间障碍和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费用控制,包括(1)物资消耗;(2)物流消耗;(3)人力成本;(4)其他费用[1]。如图1所示。
图1 逆向物流成本的构成 4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逆向物流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4.1 基于价值链分析逆向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因 实施企业逆向物流成本控制就是要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价值链分析获得关于成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尽可能降低逆向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在逆向物流方面的竞争优势。由于逆向物流自身的特点,使其在成本管理方面难度大,成本控制也很难以下手。通过价值链分析确定逆向物流某一环节或某几环节的成本劣势,运用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对劣势环节进行控制管理,促使企业在逆向物流活动中的成本达到合理消耗水平,取得在逆向物流上的成本优势[2]。 4.2 基于价值链分析企业逆向物流成本控制的概念 价值链是一系列连续的作业,成本产生于逆向物流价值形成的各环节,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伴随着新价值的创造和各种资源消耗,因此价值链中蕴藏着更多的成本控制机会。基于价值链的逆向物流成本控制,是以满足企业回收处理生命周期终结的末端产品需求为中心,由逆向物流上的全体人员参与,各个作业环节全面负责,通过对作业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在确保实现逆向物流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竞争优势,其是一个多元化、复合型的成本控制过程[3]。 4.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方法有目标维、空间维、时间维和质量维四个维度,本研究是从目标维度予以考虑,即逆向物流成本的控制可以在逆向物流系统设计阶段,通过对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的价值工程分析,选择最优方案以确定最低目标成本的方法。此方法主要通过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入手,根据逆向物流服务成本和功能的内在联系,找出最优价值。 4.3.1 价值工程的涵义: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它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作为一种“尺度”提出来的,表明以某种成本耗费取得某种功能价值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是否必要。价值高,说明有益程度高、效益大、好处多;价值低,说明有益程度低、好处不大。价值工程的一般表达式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