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要求努力使我国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此后,国家林业局根据我国国情,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入手,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整个林业工作有了非常大的起色。2008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2009年6月,中央首次专门召开林业工作会议,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系统研究新形势下林业改革发展问题。2010年10月,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召开,进一步推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今后的改革工作,国家林业局已经作了专门部署。这里,我想结合农业发展基本规律,重点谈谈对家庭承包经营和发展林农合作组织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1农业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农业要实行家庭经营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但凡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农业不是家庭经营,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大陆国家的农业是大规模的,日本、韩国等传统农业国家的农业是小规模的,但都是家庭经营。家庭经营既是一种历史性现象,也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农业之所以要实行家庭经营,这是农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觉得,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这个产业至少有以下特殊性。 1.1从生产要素来看,实现对土地的永续利用,要求赋予劳动者长期产权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和其他的生产要素比较,土地有两个基本特点。 1.1.1土地不可移动,只能依靠不断投入提高产出能力 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都可以流动。但土地就固定在那个地方,没有办法把农田移到一个条件更好的地方去,这是它的自然属性。农业生产者要想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就只能对土地不断增加投入,如改良土壤、修渠引水、修梯田等。这里面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要让农民对土地长期增加投入,就必须让农民拥有长期产权,实现“谁投入、谁受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样农民就踏实了。 1.1.2土地既可以在精心保护下永续利用,也很容易被破坏甚至变成荒漠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会不断地磨损和折旧,直到最后废弃。进入一定年龄,劳动者是要退休的。但是土地不会这样,利用得好,土地就可以永续利用。在浙江宁波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中下游的农业有70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耕地仍然是全国最好的。但利用得不好,良田会变成荒漠。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证明,黄河流域的农业至少也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但现在黄土高原很多土地已经荒废了。这两个地方的耕地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固然有自然气候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在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离战争较远,而黄河中游地区则往往是国家政治争夺的中心,不断地爆发战争,农民不知道明年会怎样,因此缺乏对农地长久经营的前提条件。从全球来看也是这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两条河孕育了人类古代非常灿烂的文明,但后来都中断了,现在的伊拉克到处都是黄土。 耕地能不能得到很好保护,结果大不一样。因此,必须使经营者珍惜、爱惜土地,不断对土地增加投入。什么决定经营者的这个行为呢?这就是产权。如果知道增加投入后的产出是属于自己的,那么这个经营者对土地投入就会有积极性。如果他认为这个地给他用大概就是3年、5年,他就不会去改良土壤,甚至会刺激他进行掠夺式经营。土地的这两个属性,决定了农业是一个特别讲究产权清晰的产业。 1.2从劳动对象来看,有生命的动植物自然再生产过程极为复杂,要求劳动者精心照料 经济再生产要经过购买原料、组织生产、产品卖出去、收回成本和获得利润、进行再投资等环节。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投入产出一定要服从经济规律。在工业生产领域,生产对象都是没有生命的,如芯片、电视机、电冰箱、汽车乃至飞机等都是如此。在生产过程中,产品不合格,可以返工或者重新生产。如果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可以对全部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但农业的再生产有其特殊性,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林业还是水产业,劳动对象都是有生命的,这个特点决定农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命活动过程,即自然再生产过程。因此,农业生产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守生命规律。为提高产出率、增加效益,尽管通过应用科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但绝不能超越自然规律。比如通过集约饲养,断奶后的生猪养殖3个月可以出栏,但也做不到1个月就出栏;孵化出小鸡养殖1个半月可以宰杀,但也做不到1周就宰杀。如果非要提前吃,就只能吃烤乳猪和小鸡了。而对种植业来说,如水稻、玉米、小麦等,不到一定的生产周期,就生产不出产品。 动植物在经历各个生命阶段的过程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理需求,如农作物需要水分、养料,动物需要饲料,并且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如旱灾、水灾、病害、虫害等。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只有劳动者悉心照料,及时满足动植物的各种需求,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消除各种风险,动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刚出生的小孩,他说不出自己是渴了、饿了、生病了,他就知道哭。别人看到小孩哭不知道什么意思,有时还觉得烦人。但他的母亲知道哭代表着什么,母子关系没有别人可以替代。犹如母亲照料小孩,农业劳动者与农业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要让农业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建立如此紧密的关系,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建立极其紧密的利益联系,让农民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这个关系建立不起来,农民不可能认认真真地种地,农业就不可能搞得好。人民公社体制下到处出现“磨洋工”的现象,就是因为农民付出不见得能得到报酬。为什么耕地包产到户和山林承包到户之后一下子就搞好了?就是因为农民种的是自己的地,伺候的是自己的庄稼,产出的东西是自己的,收入是自己的。这就是改革之所以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