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心理学在电影学领域里是个诞生较早的分支学科。特点是边缘性、组接性、影像性、群体性;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侧重研究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电影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创作心理过程,探讨观众、批评家和管理人员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客观事实、寻找内在联系和多学科配合;研究方法可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问卷法和影片分析法。 【关键词】 视像特性 心理机制 审美追求 格式塔心理学 阐释 感知 在艺术学领域里,电影学是比较年轻的一支。电影学80年来的发展,是相当惊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学学科。从电影理论史上来考察,电影心理学诞生,并不比电影艺术概论、电影史、电影评论等电影学分支学科晚。在意大利美学家利西奥托·卡努杜撰写了《第七艺术的美学》后不久,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贝格就发表了在欧洲电影理论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电影学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在这部电影心理学奠基作里,闵斯特贝格指出,电影存在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技术的可能。他独具慧眼地强调:电影要尽快结束它的“杂耍”的童年阶段,真正成为感动观众的银幕艺术,电影艺术家应当求助于心理学。闵斯特贝格作为电影理论先驱、电影心理学的奠基人,贡献有两方面,一是运用心理学原理研究了电影的视像特性;另一是初步探讨了影片创作的心理层次。他认为影片中的自然物,应当融进电影艺术家的审美追求,这样才具有审美价值。诞生在电影尚未成熟时期的闵斯特贝格的早期电影心理学,其不完善、不严整是可以理解的。 1932年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出版了专著《电影作为艺术》,他运用完整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着重研究了电影影像的物理特性和电影艺术的心理特性,使该书成为电影理论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此书虽不是电影心理学的专著,却涉及了电影心理学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同电影学其他分支一样,电影心理学的成熟,也有一个集腋成裘的过程。真正称得起当代电影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他的两卷集《电影美学与心理学》,被电影理论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电影理论巨著。这部出版于1963、1965年的名著,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诸如电影的蒙太奇、结构、形式、景别、色彩、音乐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也评述了电影学建立50年来的各种理论观点。米特里是为了给电影美学寻找理论依据而探索电影心理学问题的。他特别注意从感知的角度,运用格式塔理论来阐释电影现象。 从闵斯特贝格到米特里,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扩展,在深化:不限于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不限于电影观念的欣赏心理,不限于作为创作主体及接受主体的中介物、联结点的电影艺术作品。米特里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影像——符号——艺术等三个层次。他独辟蹊径地把感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知识,用来剖析电影现象、电影语言和电影手段,从而把电影理论从古典阶段推进到现代阶段。 以上,我们简要回顾了电影心理学诞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旨在说明三点:第一,电影心理学在电影学领域里,是一个诞生较早的分支学科;第二,电影心理学乃是电影学赖以建立的基石,它的研究史和整个电影理论史是大体同步的,它的研究成果是电影理论赖以发展的基础;第三,电影理论研究应当跑接力,而不应动辄另起炉灶,遗忘或弃置了前人已有的成果。 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跨类学科,19世纪中叶后逐渐成长为独立学科。通常,心理学由普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部分组成。艺术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它诞生在艺术学和心理学的结合部,又可以派生出不同门类的艺术分支心理学,如文学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美术心理学、舞蹈心理学、戏剧心理学、电影心理学、电视剧心理学等。80年代以来,我国多门类艺术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为民族电影心理学的问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撰写本文之目的,想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心理学体系添砖加瓦。 什么是电影心理学?它是电影学的分支,是艺术门类心理学,是诞生在电影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边缘新学科。它旨在揭示电影艺术活动(创作、欣赏、评论、管理等)的心理规律,剖析电影创作主体、欣赏主体、评论主体、管理主体的心理状态及规律,进而构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体系。 一、电影心理学的特点 作为应用心理学范畴的艺术门类心理学,电影心理学有以下四个特点: ⒈ 边缘性 电影心理学是在电影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边缘上产生的,它迄今还处在一种非常微妙、复杂的特殊地位上,以致于电影学和心理学都愿意把它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成为自己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至今,出现跨类的、非单义性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正常的趋势。社会与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认真研究、解决好边缘学科的问题。 电影心理学的边缘性,不是人们主观杜撰出来的,是客观存在于社会文化艺术生活中的事实,也是艺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事实。电影自1895年问世以来,越来越深广地介入了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电影在其襁褓时期,被人视为“杂耍”,被拒诸艺术殿堂的门外。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文学支撑了电影,声音进入了电影,电影开始成熟了。到三十年代前期,色彩进入电影,电影就成为一种具有后来居上优势的现代综合艺术,成了一门以蒙太奇思维和手法为特征的银幕艺术、影像艺术,产生了经典性作品,从而在艺术殿堂逐渐占据了显要地位。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和中国左翼进步电影中,出现了诸如《淘金记》、《怒火之花》、《公民凯恩》、《魂断蓝桥》、《夏伯阳》、《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列宁在十月》、《乡村女教师》、《渔光曲》、《桃李劫》、《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一批传世佳作,电影之花在艺术园地中灿然开放了。到1947年,法兰西学士院接受了第一位电影学士后,电影理论也在艺术理论领域里获得了越来越牢固的学术地位。把成熟的电影艺术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需要,而且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