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电影周报》总编辑李文斌同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家热线节目中以特邀嘉宾身份向听众就中国电影的现状与展望发表了意见,听了获益匪浅。我对其中关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话题尤其感兴趣,受其启发遂成文于下。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电影走向世界进程的推进,电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话颇流行,然而,同是这句话理解不同,实践不同,结果是迥然而异的。君不见,同是迈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都是在国际电影节捧回了奖杯,有的影片确使国人欣喜振奋,有的影片却使国人羞辱、沮丧。这个中原因很大程度是出在关于民族特色的理解和把握上。 电影的民族特色,由于各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情况,社会生活、语言、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彩纷呈,不同国家、民族的电影艺术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美国电影别于法兰西、意大利,日本、印度的电影不仅各异,且不同于欧美,非洲、阿拉伯、拉美的又各具风格,中国电影当然应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风俗习惯是构成民族特色的重要元素,电影通过表现风俗习惯最易于使影片具有民族特色。然而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有文明、进步、美好的,亦有愚昧、落后、丑陋的。电影是审美的,优秀电影应该褒扬代表民族本质主流的美好高尚的事物。我们有的电影编导虽标榜表现中国民族自己的东西,却是从历史的旧日风情的犄角旮旯里把愚昧、落后的东西翻出来展览、赏玩,甚至子虚乌有的强拚硬凑杜撰假民俗装点影片。经过他们的“艺术处理”,走向世界的影片国人形象大多是猥琐、丑陋、野蛮的。这就使通过电影了解中国的外国朋友,自然误以为“这就是CHINA”。这就使西方某些具有后殖民主义意识的人的欣赏心理得到满足,予以喝彩和奖赏,而使得国内广大观众理所当然要予以冷落和斥责。这样的编导者的创作心态,不是通过影片以本质和主流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正气,以中国观众的需要为第一需要,而是千方百计地揣摸、迎合西方某些电影节评委的口味,过多渲染自己民族的消极阴暗面,对“反映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伟大时代的精神”表现冷漠,根本无视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时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新面貌。他们之所谓说明,他们念叨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过是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批驳过的视女人缠足和鸦片烟枪为国粹的当代翻版。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其确切蕴涵,应该如丁关根同志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说的:“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应当艺术地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正确地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只有赢得中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