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观看14集电视连续剧《子夜》,初始心里略有不安,很怕这部电视作品与其经典原著——茅盾先生的长篇代表作《子夜》距离太远。看过电视剧后,心情可谓既欣且慰,因而很高兴。 这部电视剧作,以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对待经典,以鲜活动人的创作激情靠近经典,从而以独特的视听手段创造出最后成果,在深度、厚度、力度方面爆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它在经典重塑与精品追求的目标下,对于必须重点把握的主题开掘、结构编织、人物塑造、摄像创意,乃至化妆、服装、道具、置景……诸方面,处处体现出创作者的匠心运作、一丝不苟的艺术品格。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就我感受较深之处,撮其要点简略述之。其一、在主题体现的主要环节之中,时代氛围的营造难度很大,其原著创作与故事发生皆为1930年,距今已有66年之遥,电视剧作为视听艺术,需要在屏幕上呈现当时的景象,才有真实可言。《子夜》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既以大都市上海为主,以豪门富商尔虞我诈角逐斗法为主,同时包括了江浙农村、纺织工厂、以及地下党发动的群众革命运动等等。在荧屏上展示30年代特有的社会风貌,是展示作品主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应该说,这部作品基本上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其二、对于结构构思的要求,既要忠实于原著,艺术地再现主人公、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劲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生死斗争的三个回合,再现吴荪甫在证券投机市场及自己的工厂(裕华丝厂)、家乡农村(双桥镇)这三条火线上由踌躇满志到疲于奔命、勉力挣扎、心力交瘁,乃至颓变为变相的买办以图东山再起,终于一败涂地,落荒而去的复杂过程;又必须通过影视艺术独特的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对原作进行适当裁剪以视觉形象逼真生动地加以展现。电视剧《子夜》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显见的,也是基本成功的。其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无不重在人物塑造。长篇小说《子夜》,以其内容浩瀚、人物丰富著称;电视剧《子夜》的人物刻画,也难在一个“多”字:总体数量多,重要人物多,成分层面多。可以看出,主创者们选择演员,不求“明星”耀眼,而在称职与敬业,这是很有胆识的举措。剧中角色总体上表现出的栩栩如生的特色,足以证明之。以主人公吴荪甫为例,主演陈天陆与剧中人无论历史与现实状况,其年龄、经历、性格……确有很大差距,但由于他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刻苦勤奋的不懈追求,而显示了相当的艺术创造力,以与人物的接近获得认同。剧作注重运用电视艺术之优长:长篇连续、声画结合、造型冲力、镜头运动等等,以及其独有的丰富手段,如音乐、景物、色彩等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塑造人物,达到了较好的整体效果。甚至作品的片头人物介绍,角色对应演员,配以动感的人物造型,亦见其用心之苦。茅盾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心理分析内涵,创作者也精心设计以旁白加以体现,而不失其原味。其四、电视剧作的摄、录、美、化、服、道,也称得上尽职、到位。特别是摄像,画面力求精致,注意了构图、色彩、光线、音响的综合感染力,为实现主体艺术追求,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自然,电视连续剧《子夜》也不是完满无缺憾的,仅就上述的几个方面,还有不少可以完善的、需要修正的地方;甚至可用同样的篇幅进行分析、解剖之。但是,它面对名著改编之艰难、创作条件之艰难、经费筹集之艰难…种种难题,没有把他们吓倒,却是迎难而上,义无反顾,终于为广大观众奉献了这部有相当分量与水准的作品,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表示诚挚的祝贺,祝贺他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