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7-1330/G4(2011)7-025-4 经典纪录片理论认为,纪实手法追求的是声画素材的非虚构性。然而,这一曾经被创作者坚守的底线已开始动摇。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林达·威廉姆斯发表《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一文,提出了“新纪录片”概念,为纪录片使用虚构手法的合法性鼓与呼,转眼已10余年。当今时代,是媒体娱乐化的时代。在西方,娱乐与新闻传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甚至出现了infotainment(娱讯,由讯息information与娱乐entertainment两词合并而成)这样的概念。商业逻辑下的媒体娱乐化影响到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作为严肃艺术与非虚构艺术的生活纪录片逐渐式微,而更具眼球效应的“大片”,包括科学或历史探索类纪录片以及各种带有猎奇噱头的纪实故事和真实节目,不断赢得收视率优势。这种冲击最终动摇了纪录片的本体,真实性开始让位于虚构策略。对国外“新纪录片”理论与实践的清醒认识,或许有益于我们准确把握纪录片创作的趋势和思路。 一.细节虚构:“真实再现”的利与弊 作为虚构策略的一部分,所谓“真实再现”,是指运用新闻性、纪实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影视语言,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表演等多种表现手法,营造过去时空,再现历史真实,用一种意向性的表达方式,达到表达生活本质真实的目的。英国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提出,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同时又要“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他所说的“创造性处理”主要就是指采取戏剧化的手法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真实再现”。 一般认为,“真实再现”能有效表现“过去时态”的素材。自卢米埃尔发明活动电影机起,纪录片创作者们就未停止过纪录现实生活的努力。但是在早期,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人们纪录生活的方式和可能性受到限制。因此,作为对技术手段缺陷的弥补和妥协,“真实再现”(搬演)手法一度十分盛行。而后,随着轻便摄影机的出现,声音采录设备的流行,甚至ENG系统的普遍使用,冷眼旁观式的、不干涉对象的“直接电影”,甚至偷拍、抢拍都成为可能,多数内容可以用正在进行时进行原生态记录。于是,在纪录片中使用“真实再现”(搬演)的情况渐渐减少。 “真实再现”手法的再度兴起,源于商业化和娱乐化背景下创作者对电视纪录片可看性的追求。“伴随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技术应用、消费主义以及文化的产业化,使得艺术与商业非常紧密地合谋、勾结,在此背景下,纪录片就可能不遗余力地追求戏剧性,追求华丽的外部包装,追求娱乐性,好看性,采取多元表现手法”①。纪录片创作一直面临的难题在于,对于逝去的时空或者人类经验无法触及的世界,创作者仍不具备获取原生态素材的可能。比如人物的回忆段落、表现人物情感空间的段落,等等。同样,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内容,仅通过声音语言也难以达到直观的效果。莫里斯拍摄于1987年的《细细的蓝线》堪称“真实再现”手法回潮的先锋。导演通过对一桩陈年杀人案件的调查,呈现了卷入案件不同人的陈述,并且根据其陈述,以“真实再现”的方式进行论证、比较,在影片最后,案件核心人物哈里斯通过自己的嘴,说明那个被他诬告的人只是替罪羊。在《细细的蓝线》中,导演“真实再现”的是当事人陈述背后的行为;在《华氏911》中,迈克尔·摩尔则虚构了总统布什在获知纽约世贸中心被撞毁时的复杂心理活动;而《南京》的创作者以好莱坞演员扮演拉贝、魏特琳等大屠杀见证人,念读当年的日记和信件。 在上述为中国电视人熟悉的案例中,无论是行为还是言语,亦或者心理活动,皆属于纪录片的细节性内容。即便如迈克尔·摩尔天马行空般地虚构了总统的内心世界,之后仍需借助严谨的采访和事实来证明。因为一般而言,“真实再现”在运用中必须遵循严格的创作原则,其目的在于既不损害纪录片的本质追求,又能充分发挥其艺术表现力,因此,不少“真实再现”段落都被插入真实采访的现时情景。同时还应该看到,纪录片中的再现和导演有着严格的限制,它并不适用于所有题材。例如,新闻类纪录片由于和现实的关系紧密,就应严格遵循“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先有事实,后有新闻”的原则,一般被视为搬演的禁区。在日本NHK版《新丝绸之路》的最后一集“永远的长安”中,一个演员扮演的古装遣唐使突然出现了21世纪的西安街头,他穿梭于今天的夜市、景区和大学,显得过于突兀与穿越。类似的手法如果用于表现历史上的长安,或许更为得体,而触及今天的生活,便显得不适宜了。 二.情境虚构:建构式纪录片的得与失 建构式纪录片(Constructed Documentary),或称创构式纪录片,是在虚构与娱乐化背景下纪录片出现的一种变体,其实质是融合了纪录片与戏剧双重元素的电视真实节目,也被认为是真人秀式的纪录片。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欧美电视荧屏上就已出现了一些带有“建构式”元素的生活纪录片。《观众点播》、《这是你的生活》等都是其中代表。1973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推出《一个美国家庭》(An American Family),这部电视片追踪拍摄了一个家庭在近一年时间内的真实生活,住在圣巴巴拉的劳德一家经历了很多事情,差点把这个小家庭分散掉。由克里格·吉尔伯特拍摄的这部作品共由12个部分组成,每周一集,每次一小时,从拍摄制作到放映共花了九个月时间。同一时期,NBC推出的《真实的人》再次用近似真人秀的形态给电视带来了新的变化,它的效仿者包括《这些奇妙的动物》、《真是不可置信》等。进入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有线音乐台(MTV)推出了《真实世界》(Real World),开始将镜头伸向男女关系,偷窥意味渐趋明显。7名20多岁的青年男女住在一起,摄像机24小时跟踪拍摄他们的起居生活。该类生活纪录片已经具备了真人秀节目的主要元素。在欧美电视荧屏上,这类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纪录片数量繁多,不少低成本的实验性节目,因为天才的奇思妙想获得惊人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