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类型电影经验,正在形成自身特点,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当前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让类型电影健康成长,逐渐成为主流电影的主体,当然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型期的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生存发展,中外概莫能外。与美国社会条件不同的是,中国存在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的类型电影正是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展的,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强大阻力,反之,则可能加速发展。类型电影与市场化转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必由之路。 发展类型电影,需要理解类型电影的本质。类型电影是公民社会的大众娱乐方式,依赖于公民自由发展的社会氛围。可以说,对观众的观赏需求的主动适应和适度调整,是类型电影的根本特征。 首先是尊重观众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人可以自由支配业余时间,选择看什么电影完全出于本意,不必有意压抑自己的欣赏要求,也不必担心趣味低俗而造成心理负担。 其次是吸引观众对某类影片反复观看,非但不腻,反而越看越上瘾。类型片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观众的痴迷。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偏执,而不单纯是欣赏电影艺术。因为艺术忌讳重复,可是类型片与艺术片不同就在于适度的重复。培养重复观看、持续观看的观众,是类型电影的成功要素。 要细分观众群体,以不同的类型满足不同的观众需求,是另一个成功要素。制作者和创作者需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把握他们的感受和情绪,制定不同的策略,生产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 再有,制作方不可能一味迁就每一个观众的具体要求,而是把他们的要求简化、分类,形成各种固定模式,这样便于制作和发行,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每一个观众来说,在观赏时只能求大同,存小异,并不能获得完全的满足。 总之,类型电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电影业界的盈利要求与观众观赏需求互相博弈平衡的结果。 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道路和方式比较独特:20世纪20—40年代,在外国电影强势挤压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一些类型电影,虽然远不成熟,毕竟自发形成了早期原始经验。50年代起实行计划经济,借鉴采纳苏联模式,由政治主导电影制作,重宣传教育功能,以题材设定取代类型划分,中断了类型电影的发展。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类型电影复苏,但仍然受到轻视,未成主流。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竞争加剧,类型电影取得长足进步。当前正在从这种基础出发促进类型电影生产,力求使类型电影成为主流电影的主力。 中国发展类型电影的特点是,建构与解构并行,两者甚至是混杂的。中国面临着两个趋势,其一是建构类型电影的过程,需要更多地满足市场不同需求,必须借鉴西方经验,创作出不同的类型。其二是与此相对,对西方经验的解构和重组,破除死板的类型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修正、调整或变革,产生一些非西方标准的中国式类型。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却都是必要的。 其实,在调整传统类型方面,西方电影业界也在进行。西方在从传统的类型电影的束缚中走出来,试图寻找一些非传统的方式改造旧有模式,以适应现在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中国更无须严守传统类型模式。 中国需要更符合市场要求的类型电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成效并不令人满意。需要对于中国的几种类型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审视,找到影响发展的因素。 武侠片 中国相对比较成熟的类型电影是武侠片和功夫片。这是由于中国武侠文学发达,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积淀。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积累了电影创作经验,后经香港、台湾电影业继承、开拓,内地电影人也做出一定贡献,取得举世公认的成绩。 武侠片与功夫片并无严格划分。武侠片有侠的成分,容许有超越生活经验和自然法则的功力和动作,多为历史题材,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中国的魔幻影片或玄幻影片,有时也与神怪片结合。功夫片多表现的是现实中的人物,功力基本上不超越生活经验和自然法则,尽管可能非常夸张。题材多采自清末民国初年开始的近现代社会生活。 近年来,武侠、功夫片虽然在市场上境遇尚好,但无重大突破,遇到发展瓶颈。首先在内容方面,题材有枯竭之忧,主题已经大体挖掘已尽。主要情节分对内和对外两种。对内不外武功门派高低比试,高手争雄,团伙斗气,家族恩怨,个人复仇,官逼民反,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等,基于传统的民间意识形态。 对外指抵抗外辱,但是由于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的大规模冲突有碍民族团结,此类题材受到约束,也就只剩习武救国一条窄路可走。最典型的是由李小龙《精武门》开创的模式:通过与外国人打擂台,比武,弘扬民族主义,发泄被压抑的怨气,增加民族凝聚力,获得民众认同,取得市场回报。但因不断重复,了无新意,开始显现颓势。 武侠片功夫片如果继续发展,如何进行现代化转化是一个难题。难以表现现实生活题材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能够被当代观众喜欢,乐于欣赏,就需要提高精神境界。首先,对当代观众来说,还需要看到侠吗?需要什么样的侠?侠是法律失效的一种精神替代物,对于正在完善法律体系的中国社会来说,可以作为一种补充。但是,侠崇尚的道义需要进行现代化转化,固然可以保留情义等传统成分,更需要强化一些现代意识。从个体角度应对社会的种种问题,继续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主持公道,把一些公民意识加入其中,减少效忠他人、知恩图报的老一套,摆脱江湖习气,转变为更多地为了崇高信念做出自主选择,更多地与市民社会相联系,带出人生百态,表现真实人性才可能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