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反映或解读它们所处的时代的文化,只不过比现实的事件稍晚一点而已”(Lev,Peter,2000:1)。作为美国社会青年化的标识,六十年代①美国大学生运动及其相随的激进政治与反文化现象,也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史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 六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形成了一个电影亚类型——青年反叛电影(teenpics),这一类型片开启了好莱坞电影史上的“文艺复兴”时代。这类电影因其在解读、建构和解构青年新伦理与学生激进政治方面的作用,对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电影与社会运动的结合,这是六十年代美国(也是西欧)社会运动史、电影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电影对青年学生的反叛伦理、学生运动中的历史事件是怎样解读的?电影与学生反叛的关系如何?电影制作和宣传对大学生运动的退潮有何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大众媒介与学生运动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美国大学生运动的特征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众媒介的控制作用这一问题上,成果比较丰富。不过,就六十年代美国电影与社会运动的关系而言,研究较少。少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影与反文化”这一问题上,如陈淘的《美国青春片中性的政治学》(陈淘,2000年),李轶君的《迷茫与反叛之旅——读解〈毕业生〉》(李轶君,2005),许海龙的《弗洛伊德的“孩子”与毁灭的“成人”——好莱坞的“反文化电影”》(许海龙,2007年)等论文。本文作者试图考察六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与大学生运动的互动关系,并把重点放在电影对大学生运动的双重作用这一研究上,以期对大学生运动衰微的原因作出一些合理解读。 一、好莱坞青年反叛电影出现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美国战后规模庞大的婴儿潮一代即将陆续成年,但这一现象并未为好莱坞重视,青年没有成为电影叙述的主题。直到1967年及前后,它才表现出对青年文化与大学生激进政治的浓厚兴趣,开始推崇青年伦理和同情学生激进政治。这种变化,是由以下一系列内外因素综合促成的。 从内部因素来看,好莱坞陷入生存危机及由此引发的影业格局变化,是促使其走向新好莱坞的主要动因。 20世纪60年代,与美国丰裕社会的繁荣和兴盛相悖的是,好莱坞影业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的推广,促进了娱乐的家庭化,抢夺了大量电影观众。1959年每周观看电影的人数大约有8700万,而到了1969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500万(Foreman,Carl,1973:699-706)。根据1967年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研究,除30岁以下的青年人之外,其他年龄层的电影观众人数正在急剧减少(Bodroghkozy,Aniko,2002:38-58)。这使得好莱坞电影的上座率急剧下降,票房收入直线下挫。仅在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联美公司就损失了8500万美元收入,米高梅公司损失了7200万美元,21世纪—福克斯公司损失了6500万美元,而哥伦比亚公司陷入破产边缘(Bodroghkozy,Aniko,2002:38-58)。海外市场本来占票房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是这时受欧洲新浪潮电影的冲击,境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好莱坞的海外市场份额直线下降,已经只能依靠吸引本国观众来盈利了(Foreman,Carl,1973:699-706)。 二是海外片的持续引进对美国国内电影市场构成了严重冲击。60年代好莱坞仍然沿袭了旧好莱坞的制作方法和风格,如摄影棚制作方法、故事性的叙述风格等。而此时,在欧洲,以法国电影界为首,新浪潮电影取得巨大成功。它以非叙事的风格、自然景的拍摄方法、大胆的个性表演,赢得美国青年人的喜爱。海外片持续流入美国市场,“戈达尔、特吕弗以及安东尼奥尼的革新,已征服了新一代的年轻电影工作者以及艺术殿堂之观众”(杰·马斯特,1992:225-251),这进一步压缩了好莱坞电影的生存空间。 好莱坞影业的萧条,促使其内部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50、60年代,联美公司先后落入辛迪加集团和花旗银行之手。1966年,派拉蒙公司成了海湾和西方石油公司的一部分;1967年,环球公司被美国音乐公司收购;华纳兄弟公司被七艺公司合并,两年后又归于华纳通讯公司旗下;1969年,米高梅被超美集团并购。八大制片公司只剩下了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和迪斯尼3家暂能独立运作,至此,好莱坞历史上的大制片厂制度逐渐消亡。 好莱坞出现的新格局对实验性电影的制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新的不熟悉电影事务的、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商业资本家掌控好莱坞,使得美国电影业进一步商业化。“60年代晚期电影公司不再有兴趣制作电影,他们只控制着整个流程最后的营销环节”(Quart,Leonard,2002:73-74),这种新的分工体系给主张实验性新电影观念的青年导演提供了足够的创作自由。这种格局的变化对好莱坞的转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社会的青年化、学生运动与反文化运动显示的青年力量的增长以及深受青年反文化影响的被称之为“电影小子”的青年导演逐渐主导好莱坞,是好莱坞青年反叛电影出现的强大外在动力。 20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社会快速进入青年化的时期。到1964年,二战后出生的庞大的婴儿潮群体②中最年长一批已经成人,此后,步入青年的人口数量逐年急剧增长。到1967年,美国人口的52%是年龄低于25岁的青年人。悄然进入青年时期的婴儿潮一代,对美国人口结构的冲击是完全可以预见的,这是因为人口达7600万的婴儿潮一代直到1982年才能全部进入青年时代。青年数量的增长,也给电影业带来了新的潜在的观众群。事实上,在60年代,青少年群体是电影观众中唯一数量在上升的群体。根据1967年美国电影协会的统计,好莱坞48%的票房收入来自16-24岁的青少年观众(转引自Bodroghkozy,Aniko,2002:38-58)。创造符合青年口味的文化产品,挖掘最具潜力的青少年观众,是好莱坞弥补中产阶级成年观众流失的最好办法。